青年晚婚遲育成趨勢 民建聯圓桌會議籲政府加強政策配套

民建聯人口政策小組舉行圓桌會議。(主辦方供圖)

【點新聞報道】近年,香港青年「晚婚」與「遲育」現象日益顯著,結婚率與生育率持續創下歷史新低。根據統計,本港最新的總和生育率只有0.841,遠低於維持人口更替的2.1。為深入探討時下青年「晚婚」、「遲育」的核心主因,民建聯人口政策小組今日(7月3日)舉行圓桌會議。

民建聯人口政策小組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林琳明言,過去一段時間,據她親身與不同的持份者,包括婦女團體、青年機構,以至私人公司機構等交流,均有一個重要共識,就是支持政府盡快成立由司長級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帶領制訂及跟進本港長遠的人口發展政策,才能令香港保持競爭力。

林琳指,若未來人口政策以提升生育率為主導,政府應盡快成立由司長級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主辦方供圖)

林琳續稱,最重點的是青年正正是香港未來的重要發展基石,面對上述提及的社會現象,進一步了解他們對婚育的想法,如何協助或輔助他們更好規劃未來的人生道路,從而有效提升本港自然生育率,是今次圓桌會議的核心目的。

香港婦聯副主席暨社會政策研究委員會召集人歐陽寶珍分享婦聯今年3月公布的「港人生育意願」的調查,分析指71.9%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生育,另有約八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對育有子女的家庭支援不足,認為有關因素涉及跨部門的政策討論,據現時的架構經組成實難以更全面地跟進及改善,因此認為有必要以更高層次的跨部門協作小組作出政策應對的工作。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張淑鳳指出,近45%受訪者傾向不婚,僅36%有生育意願。她強調需提升青年對發展前景的信心,以推動其將組織家庭納入人生規劃,為此提出兩項關鍵建議:一是要求政府統計處在人口統計中增設「共同居住」選項,以分析同居與生育的關聯性;二是呼籲成立跨政策部門工作小組,制定精準生育政策,從而協助青年建立更全面的人生發展路徑。

九龍婦聯副主席暨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張瑞祺指出,若社會有更好的配套措施,如生殖醫療科技的普及,相信可幫助更多家庭,在「衝事業」的同時可兼顧組織完整家庭的願望,相信有助提升專業人士的結婚及生育意願。立法會議員黃俊碩指,專業人士在目前的專業牌照制度下,需要在事業上投放大量時間,待事業穩定可能就錯過適婚年齡。而他亦認同與會嘉賓的意見,認為需正確引導婚育觀建設、而現行的生育支援政策亦有更多改善空間。

總結而言,林琳指若未來人口政策以提升生育率為主導,政府應盡快成立由司長級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帶領制訂及跟進本港長遠的人口發展政策,為不同需要的家庭提供協助,可持續地提升本港生育率,才能令香港保持競爭力。

相關閱讀:

立法會議員林琳報喜 將升級做媽媽

調查揭疫下「脫單」難 63%單身人士因疫情無法結識異性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青年晚婚遲育成趨勢 民建聯圓桌會議籲政府加強政策配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