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政府爭取「粵車南下」在今年11月實施,預計今年內會有粵車進入香港市區,初步每日名額100個,這一政策將開啟內地居民南下旅遊新模式,進一步促進大灣區融合,並惠及香港的經濟發展。陳美寶在節目中指出,「粵車南下」政策採取「小步快走」的實施模式,以創新思路回應社會各界訴求。政策推進需兼顧進取與審慎,核心目標是確保開放過程暢順有序。

陳美寶指出,當局計劃與廣東省相關部門商討設置驗車中心,該中心將提供香港道路狀況、旅遊景點及導覽信息,協助司機了解本地路況。她同時指出,酒店、餐飲、零售、亞洲國際博覽館及商會對此反應積極,令人欣慰。鑒於商界具備靈活的經營優勢,可探討推出組合式服務套餐,例如整合泊車與住宿、展覽或其他活動資源,乃至配合盛事經濟主題,完善相關配套並串聯成線,形成旅遊攻略與推介方案。通過向內地有效發布信息並進行宣傳,眾志成城,共同優化政策執行。
陳美寶說,「粵車南下」正如「港車北上」一樣,要達致相向互惠,雙向奔赴,粵車可前往港九新界各地,根據法例有禁止駛入地方,與本港司機需要遵守法規一樣,粵車可自由活動,但亦需按道路規定及法例去做。她指出,現時在本港行駛的左軚車有約8500部,出現意外率約0.2%,遠低於市區內右軚車的1.67%,如有違規將按不同情況處理,當局正訂定行政及其他處理安排,期望做到盡量便民及有序順暢。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指出,按每日配額推算,特定時段內或有300至400輛跨境私家車於香港境內行駛。他表示,若車輛分布分散,問題不大;但若集中於單一地點,例如啟德體育園,則需關注可能引發交通壓力等問題。陳紹雄強調,受疫情影響,資訊發布模式及旅客出行習慣均已改變。他建議運輸署、旅發局等相關部門,應協同服務業及零售業界代表,靈活調整策略以適應新形勢。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