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數累計升幅約20%,顯著跑贏全球多數主要市場。富途證券高級副總裁朱楨在接受點新聞採訪時指出,港股上半年的強勢表現為多重積極因素疊加的結果,而下半年市場或將在科技革新與產業升級的驅動下迎來新的爆發點。
政策與經濟復甦預期 夯實市場上行基礎
港股上半年行情的核心驅動力首先來自政策面的全方位支持。朱楨表示,一方面,央行通過財政政策刺激與消費補貼、科技創新基金等穩增長工具的精準投放,有效避免了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實體經濟逐步顯現復甦跡象。這一背景下,市場對港股上市公司盈利修復的預期顯著增強,尤其是消費、科技等板塊率先受益於政策傾斜,成為指數上漲的重要推手。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監管機構及交易所聯動優化市場環境,通過調整上市規則吸引生物醫藥、新消費等新興產業企業赴港IPO,為資本市場注入源頭活水。朱楨指出,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資本的橋樑,其政策靈活性及制度優勢在下行周期中更顯珍貴。生物科技企業上市門檻的放寬、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的完善,直接提升了港股對優質資產的吸引力。
估值窪地效應顯現 全球資金再配置加速
估值修復亦為港股上半年強勢的另一關鍵邏輯。朱楨指出,經過2020-2023年的持續調整,港股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截至6月底,恒生指數市盈率僅約9倍,位於近十年20%分位,遠低於歷史均值。這為市場抵禦外部波動提供了緩衝,令港股對全球資金具備極高性價比。
此外,特朗普政府主導的關稅政策變數,客觀上加速了資金從美國市場向其他成熟經濟體的轉移。朱楨還提到,香港金管局近期干預匯市及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的劇烈波動,清晰映射出國際資本加倉港股的趨勢。此外,港股市場中概股佔比高、流動性充裕,且與A股存在估值差,自然成為全球資金再平衡的首選目的地。
科技股引領上半年行情 AI與實體經濟融合或成新主線
上半年市場熱點之一為科技板塊,其中科技指數年初因DeepSeek大模型發布一度衝高至6195.40點,相關概念股交易量佔比顯著提升。朱楨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縱深發展將是下半年市場的核心變量。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無人操作平台等場景的商業化落地,將持續催生投資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算力基礎設施、芯片設計等上游環節需求持續爆發,AI硬件與軟件生態的融合亦將帶來機遇。垂直行業應用如醫療診斷、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的企業,其盈利兌現能力將成為股價分化的關鍵。
下半場展望:創新藥、新消費與穩定幣或接棒爆發
展望未來,朱楨指出,除持續火熱的AI相關板塊,下半年市場爆發點包括三個方向:創新藥賽道、新消費領域,以及穩定幣與金融科技。香港虛擬資產發牌制度落地後,合規穩定幣發行及支付場景拓展或成為增量市場,吸引傳統機構資金布局。
總體來說,港股上半年在政策與估值下完成「深蹲起跳」。AI革命、產業升級與全球資金再配置構成中長期主線,但板塊分化不可避免。投資者應聚焦企業基本面與現金流創造能力。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