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深聲|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

文/梁秉堅

昨日(1日)為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紀念日,在慶祝酒會致辭時,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香港過去3年在維護國家安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等工作已逐步顯成效,認為香港未來的機遇大於挑戰,強調自己寧做艱難的改革者,不做安逸的停滯者。過去幾年,香港經歷過社會動盪、疫情等,但在中央支持下終回正軌,發展更為順遂。筆者認為,只要社會各方繼續努力,着力改革,香港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並在這過程中處理好房屋、貧窮等問題,讓社會更為發達,讓市民更為幸福。

細數特區政府這幾年的施政成果,讓人滿意。例如在房屋方面,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就由6.1年下降至5.3年,外界關注的「簡約公屋」,今年會有大約9,500戶入伙;經濟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家庭收入以中位數計增加3,000元,上升超過11%;因為中央支持以及特區政府領導,香港的世界競爭力排名連續兩年上升,由世界第七升至世界第三,人才競爭力排名重回十大,上升七位至世界第九。

任何一個社會,在把握發展機遇同時,都會面臨挑戰。李家超就指出,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機遇大於挑戰。展望未來,特區政府重點工作有三,第一是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第二是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第三則是着力改善民生。作為社區服務者,筆者尤為關注改善民生的工作,亦支持特區政府的方向。

根據李家超的致辭,在民生方面的工作,特區政府過去在房屋、福利、醫療、教育等方面都作出努力,例如在房屋方面,除了加快公營房屋供應、推出「簡約公屋」,還會取締劏房,以合規的「簡樸房」改善基層住屋環境。至於在扶貧方面,特區政府則會繼續實踐精準扶貧理念,聚焦幫助排在隊尾最需要幫助的人。

社會問題林林總總,而且某個範疇出了問題,還會影響到整個社會。李家超表示「寧做艱難改革者,不做安逸停滯者」,道出了特區政府繼續改革的決心,其信念及努力值得肯定。筆者期望,特區政府在發展經濟同時,能夠繼續加大力度照顧基層、弱勢社群以至有需要幫助的市民,例如在推行「簡樸房」計劃的過渡期,密切監察有沒有需要支援、協助的劏房戶。另外,關於跨代貧窮問題,共創明teen計劃取得一定成果,可以繼續擴大計劃,以至是套用相同理念,推出更多有效、貼地的精準扶貧政策。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再大的難事,只要用心做,也能夠完成,如果避事避難,即使是易事也變難事,也難達成;香港雖然是已發展地區,但多年來亦積存了不少問題,由房屋到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再到醫療、教育等,每個範疇都要關注,每個市民都要關心,但筆者有信心,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會帶領香港繼續前進,東方之珠會在世界舞台,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為新家園協會社區發展總監、深水埗區議員、註冊社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良言深聲|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