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水管位處交通要道更換需時 甯漢豪:未來考慮建設更多備用道路

甯漢豪續稱,在發生水管爆裂事故時,水務署會採取適當措施,盡可能減少停水的影響範圍及時間。(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屯門近期發生多宗水管爆裂事件,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關注水務署「智管網」系統的成效及改善措施。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2日)回覆時表示,水務署已採取多項措施優化水管管理,計劃進一步採用新科技,擴大「智管網」的覆蓋範圍,以提升監測及應對水管爆裂的能力。

周浩鼎關注水務署「智管網」系統的成效及改善措施。(點新聞資料圖)

甯漢豪說,水務署自2016年起推行「智管網」,於2025年3月底完成設立2,400個監測區域,覆蓋約八成食水分配管網。2024年,該系統成功偵測約1,220宗滲漏個案,協助及早進行維修,食水管網滲漏率亦由2000年的25%降至2024年的13.4%。然而,主幹食水水管及餘下約兩成管網尚未納入監測範圍,而且有部分水管因使用鑄鐵及石棉水泥等物料老化而導致外部較為脆弱。水務署在擴闊「智管網」覆蓋範圍的同時,會繼續按風險優先次序安排更換老舊水管。

甯漢豪續稱,在發生水管爆裂事故時,水務署會採取適當措施,盡可能減少停水的影響範圍及時間。另一方面,署方會繼續加強供水事故應變管理,包括部署足夠水車以便短時間內應付突發需求,並且就緊急維修水管工作的消息發布機制更新內部指引。

陸瀚民表示,有數據顯示爆水「熱點」水管的更換平均需要4到7年,維修時間較長,希望政府能夠使用不同措施加速更換進程。(點新聞資料圖)

經民聯議員陸瀚民在質詢中表示,有數據顯示爆水「熱點」水管的更換平均需要4到7年,維修時間較長,希望政府能夠使用不同措施加速更換進程。甯漢豪解釋,有不少上述水管位於交通要道,水務署人員需要以「螞蟻搬家」式地長時間維修,未來政府計劃在道路發展中更多考慮建設備用道路,希望在不影響交通情況下加速管道更換進程。

(點新聞實習記者劉鴻霖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個別水管位處交通要道更換需時 甯漢豪:未來考慮建設更多備用道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