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點ESG|港深西部鐵路:15分鐘通勤背後的綠色灣區新動脈

【點新聞報道】香港與深圳的交通融合即將邁入新篇章!近日,備受矚目的港深西部鐵路香港段,其勘查、設計及建造顧問合約已正式簽署,這標誌着連接洪水橋與前海的快速通道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預計最快2035年就能投入運營,屆時兩地通勤時間將大幅縮短至約15分鐘,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實現注入強大動力。

這條全長約18.1公里的港深西部鐵路,連接香港洪水橋至深圳前海,其中香港段長約 7.3 公里。鐵路從屯馬綫洪水橋站西面出發,途經廈村、流浮山,跨越后海灣經深圳灣口岸直達前海,並確定「一地兩檢」口岸設於深圳、車廠落戶廈村,這些細節的敲定,無疑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角度來看,港深西部鐵路的建設具有深遠意義。在環境層面,高效便捷的鐵路系統將有效引導居民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從而降低碳排放和空氣污染,為香港乃至大灣區的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項目在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將嚴格遵循環境影響評估標準,確保生態保護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協調發展,最大程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在社會層面,這條鐵路將顯著提升兩地居民的通勤效率和生活便利性,促進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動,為跨境就業、學習和旅遊提供更多選擇,增強區域內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此外,項目建設本身也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為社區帶來經濟效益;在治理層面,港深兩地政府的緊密合作,以及與專業顧問團隊的協同工作,體現了區域協同治理的效率和前瞻性。通過透明的招標流程和嚴格的工程管理,確保了項目的合規性和可持續性,為未來更多跨境合作項目樹立了典範。

路政署的目標是力爭在2027年啟動工程招標,2034年完成工程建設,隨後進行聯調聯試,確保鐵路在2035年順利通車。這項宏偉的工程,不僅將極大便利兩地居民的出行,更將成為連接香港與深圳,乃至整個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紐帶,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描繪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易點ESG|港深西部鐵路:15分鐘通勤背後的綠色灣區新動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