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聲|以結果為目標 成績顯著

文/莊紫祥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之際,本屆特區政府亦迎來上任三周年的重要節點。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帶領下,特區政府秉持「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推動改革、穩固安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各項政策陸續取得實質成果,使香港逐步邁向更繁榮穩定的未來。三年來,香港在法治、經濟、房屋、人才引進及國際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展現出政府高效務實的施政風格,也讓市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一、築牢安全根基,完成23條立法

國家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回歸以來,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一直是香港需要履行的憲制責任。本屆政府上任後,以高度責任感和執行力,在廣泛諮詢社會意見的基礎上,穩步推進立法工作,最終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這項重要立法不僅填補了國家安全的漏洞,更標誌着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進一步鞏固法治基礎,為社會長治久安提供堅實保障。

立法過程中,特區政府充分考慮香港實際情況,平衡國家安全與市民權利的關係,獲得多數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根據最新全球安全城市排名,香港位列第七,較往年有所提升,證明社會治安持續向好,市民生活環境更加穩定。這項成就來之不易,既體現了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也展現了香港社會的凝聚力。

二、破解房屋難題,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土地房屋問題長期困擾香港,既是民生痛點,也制約經濟發展。本屆政府以創新思維及高效執行力推動政策落地,多管齊下增加房屋供應。在公屋方面,輪候時間從6.1年下降至5.3年,雖然仍有改善空間,但已展現出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同時,政府嚴厲打擊濫用公屋行為,收回約8,700個單位,相當於11幢公屋的規模,節省87億港元建築成本,使資源更公平分配。

值得關注的是,特區政府突破傳統思維,推出「簡約公屋」計劃,通過簡化程序、加快建設,今年將有約9,500戶家庭受惠。這種靈活務實的做法,既緩解基層市民的燃眉之急,也為長遠房屋政策提供新思路。此外,政府持續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等大型規劃,從根本上增加土地供應,為未來房屋政策奠定基礎。

三、經濟穩步復甦,競爭力持續提升

在經濟發展方面,本屆政府成功帶領香港走出疫情陰霾,實現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最新數據顯示,家庭收入中位數上升11%,增加約3,000港元,市民生活質素得到實質提升。這得益於政府精準的經濟政策,包括發放消費券刺激內需、支援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等措施。

金融領域表現尤為亮眼。特區政府強化「互聯互通」機制,擴大「滬深港通」、「債券通」等渠道,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根據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穩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此外,政府取消強積金對沖,這項拖延多年的改革終於落地,既保障勞工權益,也優化營商環境,體現政府敢於觸碰難題的擔當。

四、廣納全球人才,推動創科發展

面對全球人才競爭,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搶人才」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等,政策效果顯著。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近21萬名人才抵港,他們帶來的專業知識和國際視野,正逐步轉化為香港的發展動力。

在創科發展方面,特區政府引進84間重點科技企業,涵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帶來約500億港元投資,創造逾2萬個就業機會。這些企業不僅提升香港的科技實力,更帶動產業升級轉型。香港的創科生態日益完善,科學園、數碼港等平台發揮集聚效應,吸引更多國際企業落戶。這些努力使香港的人才競爭力排名躍升至全球第九,世界整體競爭力排名更連續兩年上升,穩居全球第三。

五、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施政效能

本屆政府致力改革行政體系,建立「以結果為目標」的文化。通過重組政府架構、設立新的政策局,使政府運作更高效。例如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吸引國際企業;設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推動產業發展。這些改革使政府更能應對複雜挑戰,提升整體施政效能。

在地區治理方面,完善後的區議會制度正式運作,回歸基本法原意,聚焦民生事務。新一屆區議員積極履職,在環境衞生、社區設施等方面取得實質進展,讓市民感受到地區治理的改善。

過去三年,香港在李家超特首的領導下,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和發展潛力。特區政府以務實態度推動政策,每一項成果都印證了「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下,香港正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隨着「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香港將獲得更多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已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重點發展金融服務、創新科技、文化藝術等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香港的明天,必將更加光明。在特區政府與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座東方之珠將繼續閃耀,書寫更輝煌的篇章。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針,香港一定能克服各種挑戰,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為「一國兩制」實踐樹立成功典範。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聲|以結果為目標 成績顯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