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關品方
筆者最近和一位來自河南洛陽的朋友談起另一位河南奇人,出身許昌的于東來,搞了一個中國零售行業的傳奇品牌,叫「胖東來」。筆者認為這是中國中小微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取得成功、做大做強的關鍵:懂得應用高新科技。
1999年,于東來33歲,他開設的連鎖超市店舖正式定名為「胖東來」,開始品牌化運營。他以極致服務為號召,推出「無需理由可退貨換貨」的政策,下雨天為顧客單車提供座套塑料袋,大晴天送免費飲料,引導顧客理性消費。他同時又重視員工福祉,從2000年起,將公司股份出讓給員工,自己僅留10%,員工工資超過當地的平均水平,以此政策留住忠心的員工。2006年,他走出許昌,到新鄉開店。2008年,胖東來公司的人均績效和坪均績效位居中國民營商業企業第一,擠垮丹尼斯、家樂福等巨頭,迫使沃爾瑪退出許昌。細思之,不簡單。
他更緊隨市場變化,調整業務策略。2012年,他決定停止擴張實體店,關閉了16家盈利門店。2015年,他決定退出新鄉市場調整步伐,2016年以新的經營式重新入駐。一進一退,所為者何?簡言之,因為應用了創新科技,充分發揮互聯網能夠提供的拓客效果,充分利用平台經濟的威力。互聯網加批發、互聯網加零售、互聯網加快遞、互聯網加會員優惠,建立從貨源到客戶、一條完整的增值鏈。
最新消息,6月20日,于東來在直播中宣布將逐步關閉包括許昌生活廣場店等在內的多家老店,這是又一次轉型升級的決定。最近公布的業績,生活廣場店本年頭5個月的銷售額已超過8億元,排名第五。官方報道,生活廣場店的租約快要到期且是老店要翻新,將來會以更高品質的門店、「以智慧服務城市」。同時,籌劃中的新店也在推進中。于東來今年59歲,過去26年來的發展不尋常。
胖東來的經營模式是成功商業案例,被研究解讀,為中國零售行業提供了獨特樣本,對其他零售企業的發展和變革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港澳台同胞到內地遊覽消費已成潮流,其實後面有很多成功故事,展示內地近年衣食住行優秀的一面、解釋為什麼進步如此神速。
胖東來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因此對胖東來有高度忠誠。消費者不僅認可其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還被其企業文化所感染。胖東來店舖甚至成為很多到河南許昌的人專程前往體驗的打卡地。
筆者建議,下一步應該提升到制度、理論、道路和文化認同的層次,逐步發掘中國和平崛起的深層原因。今天的中國,每一件事情的成功,背後都有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我們需要理性認識、值得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