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5日)正調查兩宗有流行病學關連的麻疹個案,並提醒市民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中心繼續調查個案,以找出可能的感染源頭和高風險接觸因素。
兩宗個案為同住家人。首宗個案涉及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他在6月21日發燒,翌日出現咳嗽、流鼻水和皮疹。他於6月23日被帶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需留院治療。病人的呼吸道樣本經核酸檢測後,證實對麻疹病毒呈陽性反應。
中心為該個案進行接觸者追蹤時,發現男嬰的29歲父親於6月20日亦出現麻疹徵狀,包括發燒和咳嗽,6月23日出現皮疹。中心於6月24日安排病人到廣華醫院接受隔離及檢測。病人的呼吸道樣本經核酸檢測後,證實對麻疹病毒呈陽性反應。
兩名病人目前留院接受隔離及治療,情況穩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嬰尚未適齡接種第一劑麻疹疫苗,而其父親未能確定曾否接種麻疹疫苗。他們的一名家居接觸者早前亦出現發燒和咳嗽,現已康復,中心正為其安排檢測。
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麻疹的潛伏期為7至21日。麻疹病徵包括發燒、皮膚出現紅疹、咳嗽、流鼻水和眼紅等。當出現相關病徵,市民應戴上外科口罩,停止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和避免與未有免疫力人士接觸,尤其是抵抗力弱人士、孕婦及未滿1歲的兒童。懷疑受感染的人士應盡早向醫生求診及告知醫護人員有麻疹接觸史。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