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西貢,沿着大坳門路一路往村落深處走,海灣豁然開闊,視線盡頭是一座依山面海的古廟。沒有熙攘人潮,也沒有香火商販喧鬧,只有幾艘漁船在灣內緩緩停靠,海風輕拂廟前廣場。
這裏是佛堂門天后古廟。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於2023年正式被評為法定古蹟,是全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天后廟。七百年來,它靜靜佇立在這片港灣,見證了漁港的變遷,也守護着無數出海人的平安歸途。
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座古廟,一起細細感受它沉靜而悠遠的魅力。

🌊 天然風水寶地
佛堂門灣地勢獨特,廟宇依山面海,廟前一片海面靜謐如鏡,漁民靠岸時宛如步入庇佑之門——「佛堂門」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站在廣場上,正門上方懸掛着「國泰民安」的金漆匾額,在日光照射下依舊清晰可見,是清代以來歷次修繕保留下來的重要遺蹟,也成為廟宇象徵安定與祥和的代表標誌。

📖 古廟緣起有故事
這座古廟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據傳,當時有兩位來自福建的林姓兄弟,以運鹽為生,航行至佛堂門海域時突遇風浪翻船,所幸二人緊抱船上的天后神像,最終漂流至東龍島附近沙灘,平安脫險。為感謝神明庇佑,他們在東龍島北面建起了一座天后廟。後來,村民發現每當在該處上香或敲鐘,煙霧與鐘聲總會飄向對岸的大廟灣方向。人們開始相信,這或許是天后娘娘有意「移駕」。於是,他們便開始集資於現址重建。廟宇於1266年前後落成,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

🧜 海上守護神天后娘娘
廟內主祀的天后娘娘,也就是林姓兄弟遇海難時所抱着的神像本人。相傳天后娘娘原名林默娘,是北宋時福建湄洲人,自幼通靈寡言,能觀風象、救人於難,被尊為「媽祖」。細看下圖,她靜坐於正殿中央,鳳冠霞披、紅袍加身,兩側侍立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寓意洞察八方、護佑眾生。此外,旁邊精美絕倫的木雕、石刻裝飾,每一寸細節都藏着老香港的信仰記憶。

📜 蘊含700年歷史的珍貴文物
從清嘉慶年的香爐、道光年間的銅鐘,到光緒年重修石額,再到鹹淳年間的紀年刻石,每件器物都在悄悄講述着時間的故事。殿內雕花妝台、金漆彩繪仍清晰可見,是嶺南工藝的活教材,也是攝影和文物愛好者的天堂。

🏮 天后誕與「摸龍床」儀式
每年農曆三月十九至二十四,佛堂門都會舉辦盛大的天后誕儀式,廟前香火鼎盛,期間有誦經、舞獅、神像巡遊等傳統活動,是社區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特別的是,來自布袋澳的洪聖爺神像也會「到駕」大廟,因為村民稱洪聖為天后的「大舅」。洪聖爺將會與天后娘娘一同受香,寓意神力合一、家族團圓。信眾更不會錯過天后寢宮的摸「龍床」的儀式,大家紛紛排隊輕觸床邊,祈求添丁、健康與好運。

📸【小貼士|參拜&打卡攻略】
🔍 推薦停留時間:30–45分鐘
📷 拍照建議:早上日照角度最佳,正門金漆匾額與大廟灣海景同框最出片
👨👩👧👦 適合帶家人、親子遊或慢遊旅人
📍 地址:新界西貢清水灣大坳門路大廟灣
🕒 開放時間:08:00–17:00
☎️ 電話:2719 9257
🚌 交通:乘坐港鐵至將軍澳寶琳站A出口轉乘16號專線小巴(寶林至布袋澳),在清水灣鄉村俱樂部下車沿旁邊石級而下,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來西貢,走進這座歷經風雨的大廟,靜靜感受700年信仰的沉澱與海風交織的寧靜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