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經民聯談關稅戰:聯通世界去風險 善用北都機遇 突破經濟瓶頸

【點新聞報道】關稅戰對全球貿易影響深遠,香港應該如何解決難題、迎接機遇?點新聞採訪經民聯多位成員,探討香港應對貿易摩擦的戰略布局。

發展區域地位 推動「南金融、北創科」

經民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劉業強強調,香港要鞏固「一國兩制」優勢下的自由港與金融中心地位,發揮「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作用。在實踐過程中,劉業強表示要注重發展區域地位,做好地區總部的經濟角色,其次就要深化與內地產業鏈協同,利用其科技等優勢,令香港提供更好的服務,連接全世界。

劉業強續指,關稅戰還未結束,香港更加要推動「南金融、北創科」的發展,強化香港的固有優勢,增強經濟動力。他表示,香港要繼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年輕人亦應該善用機遇,在大灣區尋找與國際接軌的方案,並於創科、服務、文化旅遊等行業都發揮出香港的特色優勢。

拓寬貿易韌性 鼓勵科技出海

面對關稅戰衝擊,經民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陳祖恒建議企業短期內善用政府出口信用保險等支援措施,中長期則需分散市場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西方市場並重,抓住供應鏈重組機遇。他表示,特朗普的霸凌行為其實也讓許多國家重新審視與美國的合作,制定後備方案,相信未來會有新的國際貿易合作形式以及新的供應鏈,這是香港要迎接的機遇。

陳祖恒分享中東考察成果時指,香港可成為內地高新科技的「國際化樞紐」。他表示,內地AI、無人駕駛等技術已具全球競爭力,香港可通過專業服務賦能,協助企業對接國際標準、提升出海成功率。

借力國際仲裁優勢 拓展東盟與RCEP機遇

經民聯執委、立法會議員龍漢標提出「去風險化」關鍵在於多元布局,講好香港故事,例如,要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他還特別提到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此舉將強化香港國際法律服務樞紐地位,為企業跨境爭端提供高效解決方案。

此外,龍漢標提到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認為香港要更好地善用,突破經濟瓶頸,呼籲政府成立北部都會區的招商機構,講好香港及北都科創故事。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視頻攝製:周楎、花天琪、viki)

相關閱讀:

香港經民聯「大文號」正式開通

美關稅政策破壞全球投資環境 經民聯倡堅守自由港地位廣納資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經民聯談關稅戰:聯通世界去風險 善用北都機遇 突破經濟瓶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