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募基金擬對達爾文港發起競購 外交部回應

美國私募基金準備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達爾文港發起競購。(路透社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外交部今日(27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稱,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美國私募基金準備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達爾文港發起競購。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表示,有關中國企業是通過市場方式獲得達爾文港的租約,其合法權益應當受到充分的保護。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25日消息,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日前就達爾文港問題接受中澳媒體採訪,他表示,10年前,中國嵐橋集團與北領地政府簽署的達爾文港租約,是通過公開競標程序獲得,完全符合澳法律規定和市場規則。

肖千強調,10年來,嵐橋集團在維護和建設達爾文港基礎設施、優化運營管理、拓展客戶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給港口帶來顯著變化,幫助港口經營狀況扭虧為盈,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樣的企業和項目應得到鼓勵而不是懲罰。在港口虧損時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時將其收回,這在道義上是欠妥的。

肖千表示,有關租約屬於商業合同,希望澳方能客觀看待達爾文港項目,認真履行對合同的嚴肅承諾,尊重企業從發展需要出發作出的自主決策。

此外,嵐橋集團澳大利亞非執行董事特里·奧康納表示,「作為港口目前的所有者,我們無意出售港口,也沒有就出售港口進行過任何談判。我們已經反覆聲明,港口是非賣品。」他續指,理解這裏正在上演的政治戲碼。「我們是一家商業機構,簽訂了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在未來90年左右的時間裏運營港口設施。」「因此,任何談判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而且我可以直截了當地說,在任何層面上,(我們與)政府都沒有就終止合同或改變現有合同安排進行過接觸。」

針對達爾文港的所謂安全風險,奧康納此前表示,「我們每年都會進行安全檢查,對進港船隻也會進行檢查。在過去10年裏,從來沒有出現過與達爾文港有關的任何實際(風險)或擔憂。」

據《環球時報》報道,有國際問題專家認為,澳大利亞在達爾文港問題上面臨外部壓力。專家表示,達爾文港附近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從中企租賃開始,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多次向澳大利亞表達不滿。但實際上,無論是在澳大利亞莫里森政府還是阿爾巴尼斯政府時期對港口進行的安全評估都沒有問題,而且對澳大利亞經濟在內的各方面都有好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美國私募基金擬對達爾文港發起競購 外交部回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