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發揮國際化優勢 生產力局助內地企業應對「出海」挑戰

【點新聞報道】「出海」已經成為很多內地企業的重要發展策略。香港作為國家長期以來「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今日(26日)在一場活動上指出,當前國際經貿格局因美國政策變化面臨重組,內地企業需加速「出海」,而香港可憑藉其國際化優勢降低企業轉型門檻,提升成功機率。

陳祖恒表示,香港可協助內地企業在「出海」前完成多層面國際化轉型。(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陳祖恒進一步表示,內地企業在內地市場已建立強勁競爭力,通過高效供應鏈與成本控制,形成具價格優勢的產品。然而,當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時,需面對語言、管理體系及營商文化差異等挑戰。例如,內地企業員工多無需英語能力,電腦系統亦為中文操作,但進軍西方市場時,需要處理英文採購單,以及對英文會話能力有較高要求。

陳祖恒強調,香港可協助企業在「出海」前完成多層面國際化轉型,包括語言適應、管理架構調整及跨文化營商模式對接。他形容此為「雙贏策略」——企業藉香港專業服務降低轉型成本,香港則鞏固國際商貿樞紐地位。

針對企業「出海」市場的選擇,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強調,需擺脫過往集中依賴內地或美國單一市場的模式,轉向多元化布局,規模龐大的新興市場將是重點方向。

畢堅文提到,內地或香港企業均對「香港品牌」的國際信用評級高度認可。(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畢堅文還提到,內地或香港企業均對「香港品牌」的國際信用評級高度認可,這種信任背書有助企業更快獲得海外合作方認同。生產力局將以此為基礎,強化企業在國際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

針對中美貿易戰影響,陳祖恒提到,各國正重新審視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此趨勢為香港及內地企業創造新合作空間,特別是與東盟等新興經濟體的聯動。而生產力局將加強與不同工業機構的協作,整合資源協助企業把握區域產業鏈重組機遇。

陳祖恒認為,面對國際經貿變局,企業需更靈活調配資源,而香港的法治基礎、金融體系及專業服務網絡,將持續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關鍵支持。

此外,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團出訪中東,生產力局隨團出訪,並與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出海合作備忘錄,推動創新技術應用。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發揮國際化優勢 生產力局助內地企業應對「出海」挑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