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第三屆大連仲裁周5月24日在遼寧大連開幕。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香港禮德齊伯禮律師行有限法律責任合夥高級合夥人李連君在發表《法律及合約是否可以積極回應目前日益增長的地緣政治、合規的挑戰》主旨演講時強調,無論是制裁還是紅海危機,合同中應明確規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因條款模糊而引發爭議。
在國際制裁和紅海危機背景下,李連君分析了兩個商事合同糾紛具體案例。他強調,合同訂立要明確不可抗力條款、免責條款、違約條款、限制賠償責任條款以及終止條款等,通過條款對風險作出回應。他同時指出,合同應合理分配各方在面對不同地緣政治、制裁的風險。與此同時,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合規機制,確保其業務活動符合相關法律和標準。
李連君同時建議,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地緣政治和合規挑戰。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協調政策制定以及推動多邊合作,可以更好應對挑戰。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表示,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爭議解決機制,是企業應對複雜國際經貿環境的重要保障。他結合萬達全球化實踐經驗指出,仲裁的高效性、專業性及跨境執行力,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關鍵支撐。他建議,仲裁機構持續提升服務能級,加強國際規則宣傳推廣,助力中國仲裁躋身世界一流,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保駕護航。
在特邀報告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以「仲裁涉及《民法典》實施的十個問題」為題,深入剖析《民法典》對商事仲裁的深遠影響,強調仲裁機構需以法典精神為指引,在合同效力、物權保護等領域提升專業化裁判水平,助力市場主體權利實現。
主旨演講環節,大連國際仲裁院理事長、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院長杜新麗等嘉賓分別從企業出海風險挑戰應對與企業發展合規路徑分析的不同角度,結合資深專業背景與豐富實務經驗,圍繞「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適用」等主題分享觀點。
(點新聞記者宋偉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