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全球首創!中大機械人系統助膀胱癌手術 將擴展應用至其他專科

【點新聞報道】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合作,利用本港自主研發的全柔性雙臂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於去年12月成功完成全球首個機械人輔助「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ERBT),至今該技術已成功為8名患者切除膀胱腫瘤。中大團隊代表今日(22日)見傳媒,介紹膀胱癌治療的全新里程碑。

中大團隊代表今日見傳媒,介紹膀胱癌治療的全新里程碑。(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中大團隊代表今日見傳媒,介紹膀胱癌治療的全新里程碑。(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何子樑泌尿科教授吳志輝介紹,膀胱癌是全球十大常見癌症之一,80%可以通過傳統的「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治癒,但傳統的內窺鏡切除術是將膀胱腫瘤切成很多小部分,殘留的癌細胞有機會在膀胱內浮遊,重新在膀胱壁植入生長。ERBT較TURBT可降低40%復發風險,但操作難度大。傳統單臂內窺鏡靈活性不足,醫生需頻繁調整鏡頭以確保手術視野清晰,同時存在出血及穿刺風險。ERBT亦對醫生要求極高,需完成30至50例訓練方能熟練掌握技術。

中大機械人系統已成功為8名患者切除膀胱腫瘤。(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為克服挑戰,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發的全柔性雙臂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由內視支架、機械人定位台及醫生操作台組成,可兼容商用內窺鏡系統,適用於經人體自然孔道進行的內鏡手術。系統配備兩隻直徑僅2.8至3.5毫米的柔性機械臂,用來夾持組織和切割。機械臂能向5個或以上方向靈活移動,動作精準,醫生則通過操作桿遙距控制機械臂,操作精準度大幅提升。

吳志輝指,新型機械人系統亦能縮短醫生學習曲線,長遠有助更多醫生熟練掌握ERBT技術,縮短患者手術等候時間,及早接受治療。初步數據顯示,機械人輔助ERBT不僅精準度高,能整塊切除腫瘤,還可顯著降低膀胱壁穿破風險,提升手術安全性。

中大機械人系統已成功為8名患者切除膀胱腫瘤。(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副教授趙家鋒介紹,該系統至今已成功為8名患者切除膀胱腫瘤,腫瘤切除乾淨且切邊完整,患者於一至兩天內即可出院。其中6人現時距完成手術已逾30日,無任何併發症。他續指,機械人系統顯著提升ERBT的穩定性,降低出血及穿刺風險,精準切除腫瘤組織,減少復發可能性,同時加速患者術後康復。

中大機械人系統已成功為8名患者切除膀胱腫瘤。(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郭嘉威則提到,這款港產全柔性雙臂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是市場首創,兼容多種商用內窺鏡,適用於不同專科的內鏡手術。至於未來該技術的運用會否拓展至其他專科,郭嘉威表示,相關臨床試驗已經在進行,該技術有望拓展至消化道、子宮及前列腺等疾病的治療,為更多需要高精準度、低創傷性手術的患者提供新選擇,為精準醫療帶來更多可能。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全球首創!中大機械人系統助膀胱癌手術 將擴展應用至其他專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