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商界:自由經濟非無限制 國安永遠先行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早前對長和集團擬出售港口一事作出明確表態,強調「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國家商務部亦表示:「希望有關企業對此保持清醒認識,審慎行事。」

多名香港政商界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企業在與外資合作時,必須要公開、要守法、要顧住國家利益。今次港口交易事件為香港企業敲響了警鐘,做生意是自由的,但自由背後有底線。自由經濟不等於無限制,國家安全永遠先行。香港企業必須堅定地在自由與責任之間取得平衡,才能長遠發展。

全國青聯委員王耀瑩表示,香港企業家須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意識和敏感度,涉及國家和民族重大利益的交易行為,必須顧全大局、審慎決策,不能做見利忘義的事。

他認為,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長和出售港口之舉明顯對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造成後顧之憂,引起各方嚴重關切。他支持國家相關部門依法進行審查,亦希望相關企業三思而行、回頭是岸。

不顧國家利益 或拖累港營商環境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會長、屯門區議員麥美儀表示,做生意當然要講回報、講效率,但今次長和打算出售港口一事,不僅僅牽涉金錢,因為港口並非普通資產,而是戰略級的基建,在國家安全、供應鏈穩定度方面,地位極為重要。現時國際局勢緊張,地緣政治風高浪急,外資收購背後的動機不單純,還是另有目的,令人不得不防。若此時企業聲稱只是出於「市場考慮」,實在天真。

她強調,企業在社會中並非只是賺錢機器,也是經濟體系中極為重要的角色,責任重大,特別是香港作為國家通往國際市場的橋樑,自由經濟固然重要,但同時大家都要清楚認識到,有哪些資產不能草率交易。作為企業家,可以賺錢為目的,但不能全然不顧國家利益,因為這不但可能危害企業自身利益,更有可能拖累整個香港的營商環境。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港政商界:自由經濟非無限制 國安永遠先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