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抓住低息窗口期 推動經濟加快發展

昨日,本港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再跌至0.96%,連帶樓市按揭利息大降至2.26%,創下近三年來新低水平。息口回落既有近來熱錢大舉流入市場的因素,更離不開國家高質量發展對香港經濟的強勁驅動作用。香港要抓住息口下降的窗口期,加快各方面發展,讓中央政策利好、市場澎湃活力傳導至社會生活層面,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美國聯儲局拒絕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再呼籲和施壓,日前決定維持息率不變,但香港已先行減息,港美之間的息差已達至3厘的水平,在過往非常罕見。分析認為,直接原因是近期港元強勢,多次觸及聯繫匯率制度下的強方兌換保證,促使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預,通過沽售港元、購入美元,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5月份以來,金管局已多次入市干預,注資規模達數百億港元,銀行系統結餘因此增加,進而壓低銀行同業拆息。

近期港元之所以變得強勢,同美國發動貿易戰有關。高關稅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美國首當其衝,股、匯、債面臨「三殺」,大量資金離開美國市場,強化了香港作為資金避風港的地位。熱錢大量流入,香港股市表現強勁,近來升幅在全球一枝獨秀,多隻新股上市錄得高達5000至6000倍的超額認購。昨日上市的寧德時代表現勝過預期,進一步提振市場樂觀情緒。

國際資金看好香港,最根本的原因是看好中國。美國發起的貿易戰、關稅戰沒有擊垮中國,反而令中國變得更強。今年首季,中國經濟錄得5.4%的增長;上個月,中國外貿升幅達到9.3%。特別是中國創科突破進入了「井噴」期,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芯片等被美國重點「卡脖子」領域都出現重大進展,在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更令全球刮目相看。世界百年變局下的「東升西降」因為美國貿易戰而加速演進,從美國商界急呼將訂單「從東南亞轉回中國」、到美國傳媒開始頻繁看好中國前景,反映「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越來越成為國際共識,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內聯外通獨特優勢因此得到進一步彰顯。

內地的《民營經濟促進法》昨日起正式施行,這是國家首次將民營經濟納入法律保障,民營經濟可以進入許多過去未開放的領域,真正獲得了與國有經濟的平等地位,將極大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極大激發其創造力。中國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將增強中國內地對包括港資在內的境外資本的吸引力,香港自然能從中受惠。

中國高質量發展勢不可當,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是香港擁有光明未來的根本邏輯所在,也是香港近來市場氣氛好轉、資金持續流入的底因所在。息口下調對香港經濟而言可謂及時雨,股市樓市反應最快。以平均按揭額500萬元計,現時的每月供款可減少3341元,減幅近15%,置業的負擔大為減輕。君不見,發展商及國際投行紛紛調整對未來樓市的看法,潛在置業者近來加快了入市的步伐。

市場信心快速提升,經濟活力正在迸發,這是大家都聽得見、看得到、摸得着的客觀事實。零售、飲食、交通等工商百業也將逐漸感受市場活力傳遞的熱量,香港經濟復甦將進一步加快。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香港經濟正在加速轉型,出現了新的需求和喜好,包括本地註冊公司數目創新高,訪港遊客節節上升,股市表現好成交大增等。全社會要抓住這個新機遇,開拓發展新天地。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社評|抓住低息窗口期 推動經濟加快發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