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特區政府積極打造「留學香港」品牌,預期未來赴港留學的人數將不斷增加。惟本港大學宿位短缺,許多非本地學生無法在校內寄宿,需自行另覓居所。大部分非本地學生並不熟悉香港的住屋和租賃情況,且因時間、地理位置或其他原因無法到港對房屋進行實地考察,因此催生了「代看房」這項新興業務。
相比自己搭飛機高鐵來港,租房者現在只要支付約100至200元,就可以請人代理在港看房的一切相關事宜。代看人通常會拍攝照片或視頻、記錄房屋狀況,向客戶報告觀察結果,有時還會給予相應的建議,大大節省了租房者的時間和精力。
租房需求催生代看業務 留學生讚「性價比高」
來自上海的印同學,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研究生課程,她告訴記者,在租住現在的房子前,她們找了兩個人代看了幾間房才決定下來。「當時是準備在香港租房,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過租房情況,可能被大數據捕捉到,就開始給我推送代看房的帖子了。因為我們覺得租房還是要看下實體情況,怕被中介或房東坑,所以就去相關帖子問了一下。」

印同學補充道,她在內地用WhatsApp聯繫地產中介時經常被封號,溝通時十分容易斷聯。而且她和室友也不懂粵語,和中介交流會有一定的障礙。如果親身到香港看房,還要找懂粵語的本地人幫忙,那不如「乾脆直接在網上找個代看房的人」。
「我們當時在『小紅書』上找了兩家,他們在帖子寫着自己是港碩學生和一些基本情況,能幫忙代看房。」印同學說,和代看人通常以微信聯繫,自己先提供房子信息,代看人進行報價,「付了定金後,他會主動和中介或者房東聯繫,約定時間去看房。」
印同學和代看房人員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對方到達約定的房屋後,以視頻和照片等形式向她展示房子情況,還代替她詢問了租金、水電煤費用、中介費等詳細信息。除此之外,對於印同學關心的租樓「生約」「死約」等問題,代看人也會耐心解答,給出自己的建議。

印同學補充說,請代看房也考慮到性價比的原因,如果自己親自來一趟香港,算上交通和食宿,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請代看房的話,和室友平攤下來成本會低很多。
像印同學這樣有租房需求的內地學生不在少數,且每年的數量還在增長。需求市場擴大、社交媒體普及等因素,為代看房業務的壯大提供了發展空間,服務的流程也逐漸專業化。
單次代看收費150元 高峰期「一天看9套」
從小生活在香港的秒秒(化名)從去年4月開始從事代看房業務,她說,因為自己是本地人,有會說粵語的優勢,所以朋友邀請她一起合作。秒秒將代看房當做兼職,在空閒時間和搭檔共同接單和看房,有時她也會先接單再外派給其他夥伴。
秒秒說,她和搭檔首先會在社交平台上發帖,在帖文裏面寫明看房流程以及內容。看房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實時視頻直播,另一種是拍攝房屋的視頻發給客戶。而收費方面以人民幣為主,方便未到港和沒兌換港幣的內地學生。代看業務按次收費,基礎定價為150元看一套房,根據位置的遠近會相應調整價格。
秒秒的客戶主要是內地學生,偶爾也有「高才通」人才,「4月下旬到6月份會比較多人看(房),忙碌起來每天看3至4套,甚至有一天看了9套。」她提到,上一年從事代看房的「競爭對手」中有許多是內地學生,他們在畢業後都選擇回到內地,沒有繼續從事業務。但她估計,隨着新一批學生來港,今年過段時間會產生更多新對手,「不過去年開始到現在,我們收穫很多好評,所以也不會擔心(沒有)客戶的問題。」
代看房無暴利 多為賺外快和交朋友
與職業的房屋中介不同,從事「代看」的人並不主要靠該業務賺錢,代看人需要自己支付出行的交通費,也要耗費人力與時間成本,所以收入方面,並不存在暴利,代看人更多是藉着自己本身居住在香港的機會,順便代看。
秒秒認為,代看房是一個利用空閒時間賺外快和拓寬人脈的途徑,「有一些客戶還保留着好友,遇到有需要的時候,或許他們也能幫得上一些忙。而且因為我平時都在香港居住,客戶也會問我關於香港本地的事情。」
秒秒補充道,在幫助他人看房的時,自己也能見到『不同尋常』的香港,「有時候替別人看那種大型豪宅,我和朋友會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想着未來能否有機會住這樣的房子。有時候看的房子比較髒亂,感覺下一任住戶會遭殃,我們就會離開房間和中介視線,悄悄和客戶說『快跑!』」
非本地學生從事代看房 或誤涉「打黑工」
「代看房」作為一種新興業務,多是個體之間的交易,並未形成公司或規模,不同「代看人」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消費者要尋找合適的「代看人」需要花上不少精力。同時,因為沒有任何平台或第三方作為中間環節,且「代看人」的身份信息難以確認,導致交易存在一定的風險。
記者留意到,從事代看房的人除了有像秒秒這樣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還有許多聲稱自己「是港校在讀學生,親身經歷過租住房子,有豐富的看房經驗。」在社交平台上,不少非本地學生更以此作為招徠,招攬生意。惟入境處禁止非本地生在港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非本地學生如果頻繁通過代看房盈利,仍有可能誤涉「打黑工」問題。

記者就此向入境事務處查詢,獲回覆指,自2023年11月起,在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本地課程的非本地研究生在獲得入境處發出的「不反對通知書」後,可從事兼職僱傭工作,有關安排在去年11月擴展至全日制非本地本科生。處方表示,工作時數及地點不受限制,但此安排並不包括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
律師:代看房有風險 或違學生逗留條件
本港資深律師陳俊榮表示,雖然目前並無類似案例,但是非本地學生從事代看房業務,的確存在法律上的風險。他指,非本地生「代看房」可能違反入境處禁止學生「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的規定,最高可判罰款港幣五萬元及監禁兩年,學生的簽證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目前法律尚未對「業務」有明確界定,陳俊榮指出,活動的規模、頻率、時長、自由度等都可能被作為判斷的依據。如果學生僅為個人,如內地家長、學生等代看房,而非加入中介公司的業務,則被視為參與業務的風險就相對較低。但如果學生頻繁代看房,每月達數十次且以盈利為目的,就可能被視為經營了代看房業務,也就違反了學生簽證的逗留條件。
陳俊榮提醒,即使只進行一次代看房,若被認定為業務經營,技術上也屬於違法,頻率越高,風險越大。他建議學生還是以學業為重,不要有僥幸心理,「找一些跟本身學業有關的僱傭工作去做,是最安全的。」
(點新聞實習記者梁譯尹、記者盧葦報道;實習記者劉鴻霖對本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