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多圖)警隊推自動化無人機巡邏邊境 擬擴展至山頂和長洲

【點新聞報道】警方將於本周五(23日)推出為期三個月的「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先導計劃」,包括於邊境試用自動化無人機庫巡邏,以及以無人機於西九龍警區進行反罪惡巡邏。警方表示,首階段完成後,將會在中環山頂和離島長洲等地試行自動化無人機巡邏,長遠而言,計劃在每一個警區配備相關系統,加強執法效能。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警司高仲英表示,警方會對計劃選址進行綜合評估,當中包括地形特色、行動需要、網絡訊號等條件,再分執行優次,務求更有效地調配,做到事半功倍。

隨着科技日新月異,瞬息萬變,過往警隊按需要使用無人機,如山嶺搜救、調查搜證、培訓和空中形勢評估等,未來將會主動使用無人機,加強巡邏,部分地區亦會引入自動化系統,達致防罪、滅罪的效果。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總督察羅海明舉例指,邊界警區需要輪班工作,每更安排兩至三名警員,到圍網巡邏一次,需時一小時,相反,無人機只需耗時15分鐘左右,就能取代以往的人手巡邏,使到執法人員可以節省時間,處理其他警務工作。

警方將於周五推出為期三個月的「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先導計劃」。(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高仲英表示,警方會對計劃選址進行綜合評估。(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羅海明強調,警方重視無人機巡邏的安全系數,例如,要求負責警員通過民航處認證的無人機操作訓練、每次飛行前必須進行例行檢查、每架無人機配備避障功能、可通過人手操控或自動系統在網絡訊號較差的地區返航等。另外,在市區飛行的無人機會設有降落傘,最低開傘要求為60米高度,確保途人及車輛有足夠時間閃避。

羅海明強調,警方重視自動化巡邏的安全系數。(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高仲英提及,警方會確保整個過程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例如,執法人員事前需要提交申請,如飛行路線、地點、高度等資料,交由警司級人員批核,證明行動的必要性。而無人機巡邏期間,影像會用作即時監察,不會錄影。除非發現諸如爆竊等罪案,無人機才會錄影搜證。另外,無人機會配備實時傳送錄像的功能,並且按需要啟用,例如,維港兩岸放煙花,有人潮出現,警方需要在高空實時觀察人流等等。

無人機只需耗時15分鐘左右,就能取代以往的人手巡邏。(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被問到無人機的功能,高仲英解釋,警方會按行動需要配備熱成像、夜視鏡等裝備,日後會搭配人工智能的分析功能,例如,人流及車流統計、地面物品位置等等,以豐富執法人員在行動與科技上的支援。他重申,現階段暫時未有計劃使用人臉識別系統。

至於宣傳方式,高仲英強調,警方會以不同途徑,鋪天蓋地般通知市民有無人機在附近巡邏,例如,透過媒體和社交賬號發放資訊、聯絡大廈管業處通知住戶、與分區滅罪委員會加強溝通、在當眼位置懸掛2米乘0.8米的行動橫額等等。除此之外,每架無人機都有警察塗裝以及紅藍閃燈,方便公眾人士識別。他期望市民體諒若果有案件發生,警方是無法事前通知,未來不排除可以研究使用現場另一架無人機的廣播系統作出公開呼籲。

警隊會要求負責警員通過民航處認證的無人機操作訓練。(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每架無人機都有警察塗裝以及紅藍閃燈,方便公眾人士識別。(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每架無人機都有警察塗裝以及紅藍閃燈,方便公眾人士識別。(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警方會在當眼位置懸掛2米乘0.8米的行動橫額。(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無人機機庫收納狀態。(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機庫打開,無人機準備啟航。(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多圖)警隊推自動化無人機巡邏邊境 擬擴展至山頂和長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