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中國堅定應對關稅戰 為世界換來談判空間

文/陳術

早前,在中國外交部就美國關稅政策發布的視頻當中,表明「中國不跪」,只要「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最近就有外媒報道並分析,因為中國透過對美國示強,獲得有利的貿易協議,引起了各國關注,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高估自己實力,這亦令其他國家反思,是否需要對美國有更強硬的態度。事實上,當中國在世界面前擋住美國,其他國家見中國勇於反抗,自然亦更有底氣去跟美國談判。

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現任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奧爾森直指,「這改變了談判態勢,許多國家會審視日內瓦談判的結果並得出結論:特朗普已開始意識到高估了自己實力。」加拿大BCA研究公司地緣宏觀首席策略師帕皮奇則認為,有許多國家可能會從中國身上學到,與特朗普談判的正確方式是立場堅定、保持冷靜並迫使他讓步。另外,日本政府似乎開始意識到,與其倉促作出重大讓步,延長談判時間更明智。

筆者認為,特朗普自4月2日以「解放」之名開打關稅戰後,其實特朗普曾有一段時間看似壓住了世界,但之後中國及時作出反制措施,美國最瘋狂之時,甚至揚言要對中國加徵245%關稅,但中國不跪亦不退,之後美國先把晶片等電子商品的徵稅暫緩,再不斷放風指會與中國談判。

談判的結果怎樣,世界都看得清清楚,兩國各自降低或暫緩共115%的關稅,從中國面向看,這是一場外交、貿易戰的階段性成果;從其他國家面向看,向美國屈服會有更大損失,而企硬、堅持平等地談判,才可能換來較公平的待遇。事實擺在眼前,例如歐盟、日本等,已經學會不要「急着行動」,隨着時間過去,壓力最大的始終都是美國。

周日,美國財長貝森特聲稱,如果有國家缺乏誠意以及未能採取行動,關稅將會回到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的稅率,這些國家收到明示關稅的信函,相信各國會帶着誠意來談。一個客觀的觀察,現在不是其他國家急,而是「美國急了」,筆者也明白,其他國家未必能完全像中國一樣去反擊、反制,但如果美國迫得太緊,其他國家的較佳策略,可能就是先等一會兒。

上周五,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已因為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成本不斷提高,將美國信評等級由最高的Aaa調降至Aa1,市場關注美債,長短期美債殖利率再度飆高。下個月,美國國債將迎來到期高峰,到期債務規模達5.8萬億美元,佔2025年到期總量的68%,如果美國短期內擺平不了關稅問題,國內金融動盪,又急須發行新債,屆時美國會怎樣?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不是特朗普貿然發動關稅戰,美國亦未必會落得今日困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中國堅定應對關稅戰 為世界換來談判空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