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本港近期出現新詐騙手法,騙徒假扮鄰居,發短訊投訴噪音或漏水等家居問題,套取受害人個人資料行騙。私隱專員公署3月起亦接獲至少6宗相關投訴。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今日(20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騙徒一般假裝是樓下的住戶,以滲水或噪音的理由,稱管理處要求直接以WhatsApp聯絡,當展開對話後,便會與事主噓寒問暖,希望可以發展親密關係;或給予超連結予事主點擊,誘使提供資料等方式進行詐騙。
鍾麗玲提到,雖然僅收到6宗個案,但本港不同屋苑住戶都收到類似的假冒鄰居短訊,包括馬鞍山、大圍、尖沙咀、沙田等都有,甚至私隱公署同事都收到,所以相信公署收到的6宗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收到的個案中,主要是市民不知道為何有人會知道其電話號碼,擔心個人資料被不當公開。
鍾麗玲相信,騙徒可能是透過社交平台,或之前一些資料外洩事件而取得市民的電話,她呼籲市民如收到這些短訊或來電,應該先向管理處查證。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