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運輸署今日(20日)公布,正逐步更新全港行人過路處的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新裝置加入五項新功能,便利視障人士並減低對附近居民的滋擾。署方自今年4月起逐步更換全港約2000個路口共約1.3萬套發聲裝置,預計於2027年底前完成。
運輸署總工程師(交通控制)郭家駿表示,現時全港約有1.3萬個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大部分已運作逾20年,故障率逐漸上升,因此署方詢問視障人士需求並邀其代表參與調試,引進更切合使用者需要的新功能。

郭家駿指,除保留現有功能外,新加入的以下五項新功能可為視障人士提供清晰訊息,同時平衡使用者和其他市民的需求:
1.發光組件:新發聲裝置上端設有發光組件,方便弱視人士找到行人過路處位置;
2.摸讀地圖:旁邊設有摸讀地圖,提供過路處的布局資訊;
3.語音位置提示:加入語音位置提示,按動底部啟動按鍵後,裝置會以粵語、普通話和英語讀出過路處附近街道名稱,讓使用者了解身處的位置;
4.非接觸式行人過路按鍵:增設非接觸式行人過路按鍵感應器,減少使用者在衞生方面的顧慮;
5.靈活音量調節:設有新的夜間操作模式,在夜間沒有視障人士過馬路時,發聲裝置的運作聲量水平會較現時低,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影響。當視障人士需要過馬路時,可用新增設的專用無線裝置或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手機應用程式的遙控功能,短暫提高發聲裝置的聲量供其安全過路。署方會在今年第三季經視障人士團體免費派發約1.5萬件専用無線裝置供視障人士使用,以落實此新功能。


後天失明人士李啟德,今日亦試用新發聲裝置並分享感受。李啟德表示,自己失明後要重新面對人生,並適應社區無障礙設施,體會到過馬路時有一個安全、穩定、可靠的發聲裝置非常重要。運輸署一直尋找合適供應商,亦諮詢視障人士的需要,經過不斷的測試和磨合,今日終於正式宣布推出新裝置,對視障人士有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李啟德亦提到,由於並非人人都用智能手機,運輸署便計劃免費派發専用無線裝置給視障人士,供大家應用「香港出行易」的遙控功能,顯示署方重視視障人士意見。他續指,世界上「整個城市都覆蓋有無障礙交通燈」的地方並不多,香港列位其中令人開心,希望新發聲裝置可以幫助更多視障人士,保障交通安全。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實習記者梁譯尹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