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點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符合世貿組織的公平貿易原則,也符合中國的反傾銷相關條例,這是確保公平貿易的正確做法,中國此舉合理、合法、合規。
至於是否與當前中美關稅戰有關,白明認為,不應對此過度解讀。反傾銷是各個國家都會用到的維護貿易公平的常規性做法,縱然美國單方面升級關稅戰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但針對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並非反制美國「對等關稅」的舉動,兩者之間並無關聯。
此次調查已歷時一年,應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申請,商務部去年5月19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白明認為,中國展開反傾銷調查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國際貿易的長期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糾正以低價擾亂市場的行為,為國內產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調查機關最終認定,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商務部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征收反傾銷稅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5年5月19日起,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
公告顯示,被調查產品名稱為共聚聚甲醛,又稱聚氧亞甲基共聚物,或聚氧化甲烯共聚物,英文名稱通常被簡稱為POM Copolymer。共聚聚甲醛具有機械強度高、高耐疲勞性、高耐蠕變性等良好的力學綜合性能,可以部分替代銅、鋅、錫、鉛等金屬材料,可直接用於或經改性後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日常用品、運動器械、醫療器具、管道管件、建築建材等領域。
(點新聞記者朱燁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