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據新華社報道,正在沙特阿拉伯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活動時發表講話。美聯社報道稱,特朗普對其重塑中東地區的構想作出迄今最為清晰的闡述,對這一地區既投餵「胡蘿蔔」又揮舞「大棒」。
特朗普說了些什麼?美國近期在中東有哪些動作?
關於伊朗
特朗普對伊朗繼續「軟硬兼施」,再次表示有意與伊朗就限制其核計劃「達成交易」,同時威脅稱「如果伊朗領導層拒絕……我們將只能大規模極限施壓,讓伊朗的石油出口變成零」。
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後,多次威脅對伊朗動武,稱美伊就伊核問題展開的談判如果不成功,伊朗將面臨「巨大危險」。
經阿曼斡旋,美伊已舉行四輪間接會談,但涉及具體分歧的技術細節談判才剛開始觸及。美方在談判期間不斷加碼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試圖以此對伊朗施加更大壓力。
關於加沙
特朗普稱:「我們將繼續努力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後,揚言「清空加沙」,支持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加劇了地區局勢動盪,也引發阿拉伯國家的不滿。由於巴以衝突持續,沙特方面也無意與以色列推進關係。

美國媒體注意到,以色列沒有被列入特朗普的中東之行。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的地區政策與以色列有些「不合拍」。11日,特朗普政府繞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協議,促成被扣押在加沙地帶的最後一名美國公民艾丹·亞歷山大獲釋。亞歷山大擁有美以雙重國籍。
以色列代表團13日抵達多哈,在卡塔爾、埃及斡旋及美國參與下,與哈馬斯間接談判。不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同一天表示,即便哈馬斯釋放被扣押人員,以方也只會暫時停火,消滅哈馬斯的目標不會變,「我們不可能停止戰爭」。
關於敘利亞
特朗普13日說,在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討論敘利亞局勢後,決定將下令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他還表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本周將與敘利亞外交部門負責人希巴尼舉行會晤。
據敘利亞通訊社報道,希巴尼當天表示,敘利亞歡迎特朗普有關解除對敘制裁的表態,認為相關舉措將有助於敘利亞重建進程。

有媒體報道稱,為換取美國取消制裁,敘利亞可能需要給予美國敘境內礦產開採權。
關於《亞伯拉罕協議》
特朗普稱,他希望沙特能很快加入《亞伯拉罕協議》,並「在合適的時候」承認以色列。
特朗普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與沙特等海灣國家關係密切,撮合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簽署所謂《亞伯拉罕協議》,快速推進關係正常化,但在推動地區大國沙特與以色列建交方面則困難重重。
特朗普一直希望促成沙特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以此作為自己的重要外交成績。但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沙特暫停沙以關係正常化談判。
關於也門胡塞武裝
特朗普稱,美國對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結束了。他聲稱,這是一次「極其成功的軍事行動我們重創了他們,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然後撤出」。
特朗普3月15日宣布,他已下令採取「果斷而有力的軍事行動」,要用「壓倒性的致命武力」打擊胡塞武裝,同時警告伊朗必須立即停止對胡塞武裝的支持。本月6日,他宣布停火。

美國媒體披露,多重因素促使特朗普決定與胡塞武裝停火,包括這場仗耗資巨大卻不及預期,或把美國拖入又一個戰爭泥潭等。《紐約時報》甚至報道稱,這仗越看越像一場「爛尾」仗。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打擊胡塞武裝一個半月有餘,並未實現「消滅胡塞」「恢復紅海航運」的目標,反而耗費巨資且折損多架無人機。美方日前經阿曼斡旋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更像是「就坡下驢」。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