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疾言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以往外界認為「中國研製的武器沒有參與過正規實戰」,因而對中國軍備的性能存有疑慮,但最近的印巴空戰改變了外界的看法。
本月7日,印度發起軍事行動,針對巴基斯坦境內9個所謂「恐怖基礎設施」目標地點發起襲擊。巴軍隨即展開反擊並擊落5架印度空軍戰機,包括兩架「陣風」戰鬥機和一架「蘇霍伊」系列戰鬥機等,並稱所有參與行動的巴空軍戰機均已安全返回。據說,與印軍進行空戰時,巴軍出動了中國製的「殲-10C」戰機、「霹靂-15」對空導彈、「紅旗-9」遠程防空系統及「ZDK-03」預警機。相關消息引發台灣方面高度關注。目前法國生產的「幻象2000」戰機是台軍主力戰機之一,而同為法製的「陣風」性能比「幻象2000」更高,但在這次印巴空戰卻不敵中國戰機,台灣有退役將領不禁慨嘆:我們的「幻象2000」怎麼辦?
這次印巴空戰讓世人看到了一場跨空域、跨視距、跨國境的現代化空戰。巴方的中國製造的戰機仍在巴方自己的領空就擊落了在印度起飛不久的印軍戰機。其中一架被擊落的印度戰機據說墜落在距離起飛軍用機場只有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外界普遍認為巴方成功探用了「中國戰術」:「紅旗-9」防空系統鎖定了印度的「陣風」戰機後將目標數據傳給「殲-10C」戰機,「殲-10C」發射「霹靂-15」對空導彈,經由更後方的「ZDK-03」預警機雷達導引「霹靂-15」擊中印方的「陣風」戰機,完成多個武器共享數據鏈。
巴方此次啟動的空戰系統主要是中國研製,系統兼容、數據共享,發揮的戰力也較大。而這卻是台軍的弊端。台軍自產的「經國號」戰機無法與美製「F-16」共享數據庫,法製「幻象2000」、台產「經國號」戰機也沒有辦法和美製「愛國者」導彈共享數據,即便台灣向美國購買取得Link-22資料鏈系統技術,同樣也沒有辦法與歐洲武器、台產裝備連在一起。倘若日後發生台海戰事,台軍的弊端恐將是其致命傷,可能會重演印度軍機起飛不久就被擊落的結果。
印巴空戰讓外界見證了中國軍備的實力,也是對島內「台獨」分子的強力震懾。民進黨執政這9年來,大搞「倚美謀獨」、「以武拒統」,不僅擴大對美軍購,還加強美軍協訓台軍。賴清德去年上台後更是大搞「全民皆兵」,叫囂培訓40萬後備(民間)兵力,計劃把座落在民居附近的廟宇作為戰時彈藥存放點。然而,無論台方如何積極備戰,無論向美國購買多少武器,都無法改變兩岸軍力懸殊的現實。這次印巴空戰「殲-10C」戰機小試牛刀就取得戰績,中方「殲-20」、「殲-35」、「殲-16」、「殲-15」的性能都優於「殲-10」,發揮的戰力也將更大。
大陸軍備「利劍出鞘」,島內「台獨」分子還能睡得着嗎?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