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以及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近日大肆抹黑香港新聞自由。本港政界及傳媒業界同聲譴責這些組織經常借所謂「新聞自由」搞抹黑攻擊,罔顧事實,顛倒是非,並批評相關組織搞「雙重標準」。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攻擊記者是「人民公敵」,限制採訪權限、威脅吊銷執照、凍結資助,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不少傳媒批評特朗普的行為「破壞了新聞自由作為民主基石的地位」,無國界記者組織、外國記者俱樂部竟然視而不見。
台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嚴重戕害言論及新聞自由,拒絕為島內中天新聞台換照,變相關閉中天新聞台,無國界記者組織公然護短,聲稱「NCC此舉並未涉及侵害新聞自由」。有學者批評相關組織對民進黨當局多年來破壞新聞言論自由的惡行置若罔聞,搞「雙重標準」,十分荒唐。
「無國界記者」縱容 台當局破壞新聞自由
新聞自由是香港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之一,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基本法第27條明確規定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自由,這些權利在香港國安法落實後依然受到保護。
根據特區政府數據,現時在香港註冊的本地、內地及海外的傳媒機構超過200家,與香港國安法實施前的數量相仿,反映傳媒活動依然活躍。香港傳媒繼續發揮社會監察功能,繼續刊登批評政府的文章。譬如五一黃金周前夕,傳媒聚焦萬宜水庫東壩因交通不便而導致大量行山客聚集,影響香港旅遊業形象,可見香港新聞自由運作如常,不存在所謂「被削弱」的情況。
《蘋果日報》等媒體年前停刊或停止運作,原因是涉及違法,與新聞自由無關。《蘋果日報》高層更涉及違反香港國安法,包括串謀外部勢力,法庭審訊公開透明,有大量舉證,事實清楚。此類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包括歐美各國都會出手處置,且往往更嚴厲,香港並不特別。
然而,香港外國記者會與無國界記者組織近日互相唱和,抹黑香港新聞自由。事實上,兩者言行劣跡斑斑。前者在黑暴期間,多次濫用新聞自由為亂港分子貼金,充分暴露其以新聞自由為名、行干預特區法治之實的卑劣行徑。後者則多次用所謂的「新聞自由指數」抹黑香港,誣衊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損害了香港的新聞自由,甚至協助潛逃海外的「港獨」分子召開新聞發布會等。
NCC以「莫須有」罪名「關閉」中天
對於民進黨當局上台這九年來不斷鉗制言論自由,尤其隸屬民進黨當局的NCC被台灣輿論痛批「濫權霸道」、「戕害新聞言論自由」,無國界記者組織竟為NCC「護航」,強辯NCC沒有侵害新聞自由。外界質疑其「雙重標準」的聲音此起彼伏。
據台媒報道,中天新聞台2020年面臨換照審查前,出現了大量檢舉案,NCC接連對中天播出的多則新聞嚴審並不斷祭出重罰,最後以中天新聞台「內部控管與自律機制失靈,且連續播出新聞遭裁罰」等理由,否決給予換照(牌照),同年12月12日中天新聞台被迫下架。島內有分析指出,NCC針對中天新聞台的根本原因是該台支持兩岸交流的立場與民進黨當局不一致,於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拒絕給中天新聞台換照。此外,台媒還披露,連新聞節目來賓發言批評民進黨當局也被NCC認定為「未經事實查證」而被罰。這些行徑都凸顯了NCC的裁罰只是為達到特定目的「先射箭再畫靶」,嚴重戕害言論及新聞自由,也讓媒體現出寒蟬效應。對此,無國界記者組織視若無睹,無異於是默認了民進黨當局破壞新聞自由的惡行。
學者:「無國界記者」居心叵測
台灣問題專家、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對大公報表示,無國界記者組織無視香港特區將新聞自由作為核心價值,且新聞自由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和實踐經驗的客觀現實,在世界新聞自由日前夕,對香港的新聞自由進行抹黑,這再次反映出,該組織在對待新聞自由問題上一貫是採用「雙重標準」。
周小柯表示,一方面,無國界記者組織戴着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的新聞自由實踐,堅持意識形態掛帥而不問事實,習慣於無端批評和抹黑。另一方面,其對待鼓吹「新聞自由」的西方國家和媒體深受西方國家控制影響的台灣地區,則採取另一套的新聞自由標準,常常不加核實,一味讚許。尤其是,2020年11月,NCC武斷決議否決中天新聞台換照,缺乏正當理由,無國界記者組織卻認為未涉及侵害新聞自由,十分荒唐。

台輿論:NCC淪新聞自由笑話
島內近年有一篇在網上流傳的文章,來自島內某大學新聞系老師,中間有一句話是:「有這麼噁心的NCC(台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新聞系要怎麼教?」由此可見,破壞新聞言論自由的NCC在台灣社會可謂臭名昭著。
據台媒指出,2021年在鏡電視成立過程及取得頻道的過程中,鏡電視董事長裴偉直接在股東大會上說,蔡英文(時任民進黨當局領導人)直接下令給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蘇就下令給NCC「主委」陳耀祥,而曾任民進黨秘書長的洪耀福則乾脆對陳耀祥明說:「你不要拖,這是蔡英文的旨意,誰來做『行政院長』,這個案子都要過。」擺明的現實是,蔡英文辦公室、「行政院」、民進黨內高幹,全部都參與了。NCC組織法第一條說好的:「黨政軍退出媒體」,現在呢?黨政集體介入媒體,連領導人都直接出手了。
保障言論自由竟變管制言論自由
在保障言論自由上,NCC在2021年打算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用一種假裝很中性的名稱號稱要打擊網絡「假新聞」,但卻可藉此管制網絡言論,連同PTT、LINE群組等社交平台的私人言論都要列管。為了假裝有和網民及各界商議,還推動系列座談會。但一辦座談會立即引起關注,一時間網民群起激憤,在網絡業者集體抗議下,民進黨當局才匆匆打退堂鼓。
NCC成立的宗旨是保障言論自由,結果是來管制言論自由,甚至破壞民間討論公共事務的自由,這是什麼年代的腦袋才能幹得出來的?
台媒評論指出,島內相關法規明訂NCC為獨立機關,NCC組織法更規定超出黨派,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但在蔡英文政府時期,NCC是由蔡英文辦公室和行政機構協商出訓誡後聽話的「主委」和配合處理中天新聞台的委員;到了賴政府,更連NCC「主委」人選都盛傳是媒體大亨強力護航的結果。
NCC前主委陳耀祥執行「下架」中天新聞台任務,據說是完全按照蔡英文辦公室外流密件的劇本走。雖然在中天新聞台提起的行政訴訟中,NCC的裁罰已連吞二十一敗,千萬罰鍰已逾四成被法院認證是濫罰而遭撤銷,但NCC對台灣民主和新聞言論自由的傷害,卻很難彌補。至於鏡電視申照爭議,更涉及黨政高層把政治黑手伸入NCC,干預電視台執照核發的違法問題。
島內媒體生態如今已演變成「政媒集團化」,甚至「媒體大片綠化」,這不正是民進黨當局惡搞獨立機關和NCC獨立與專業淪喪的結果嗎?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