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多圖)《水餃皇后》今香港首映 以一碗水餃的溫度致敬香港精神

【點新聞報道】由金像導演劉偉強監製及執導、馬麗領銜主演、聯同多位香港演員合力演出,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水餃皇后》,將一位香港傳奇女士臧健和的奮鬥故事活現於大銀幕上。電影結合香港台前幕後精英,今日(5月1日)在香港舉行首映禮並全線上映。金像導演劉偉強攜主創團隊亮相,包括監製羅曉文、演員馬麗、惠英紅、袁富華等,為電影溫情宣傳。

今日PREMIERE ELEMENTS影院舉行《水餃皇后》仁濟慈善首映禮,現場多位主創出席,亦雲集香港政商各界嘉賓,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政府新聞處處長廖李可期、香港時事評論員屈穎妍、「一人茶餐廳」老闆娘Kate姐等。現場亦設有多個懷舊場景,如故事的發生地「灣仔碼頭」、煮食水餃的攤鋪和鍋具,而現場的背景板也頗具巧思,印有「水餃皇后」的傳奇故事。

《水餃皇后》首映禮,眾多名人亮相。(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電影主創亮相現場。(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眾多香港政商名人出席首映禮。(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眾多中國香港演員出席首映禮。(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首映現場布景吸引觀眾打卡。(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首映現場布景吸引觀眾打卡。(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首映現場布景吸引觀眾打卡。(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現場大批粉絲圍觀。(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華人影業總裁應旭珺。(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華人影業總裁應旭珺表示,《水餃皇后》既是一部個人奮鬥史,亦是一幅香港城市變遷的微縮畫卷——從灣仔碼頭到國際品牌,臧姑娘的創業軌跡與香港數十年經濟騰飛同頻共振,映射出無數普通人「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以雙手改寫命運,用韌性對抗逆境,在時代浪潮中書寫「香港製造」的傳奇。

應旭珺指出,導演劉偉強以真情還原市井煙火,主演馬麗以精湛演技賦予臧姑娘血肉,更感恩惠英紅、袁富華等香港金像獎班底傾注對城市的熱愛,讓每一幀畫面都流淌着港人樸素善良的底色。這部電影不僅是關於尊嚴與選擇的敘事,更以「我的命在我自己手裏」的台詞呼應《阿信的故事》「命運對手永不低頭」的精神內核,以一碗熱騰騰的水餃,為困境中的觀眾傳遞溫暖與力量。她希望華人影業日後能與香港電影人攜手,以更多有溫度、有力量的作品,為香港電影的復興與繁榮注入新動能。

導演劉偉強講述電影創作背景。(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導演劉偉強表示,他是從元朗搬去銅鑼灣禮頓道的,臧健和姑娘也是1975年由青島搬來香港,她住在電車廠附近,這亦是他童年常去的地方,甚至都可能見過臧姑娘本人,所以他選擇拍這部電影,講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也想紀念那個年代。電影中暗含深意和溫情的情節有很多,他以及主演馬麗都投射了許多的自己媽媽的事情進入電影的創作中,而主演惠英紅小時候也住在灣仔,在演繹的時候也加入了許多人對70年代的印象進去,像是「互相幫忙」、「窮但努力奮鬥的精神」,也想通過電影向觀眾呈現出這些。

首映現場海報。(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首映現場海報。(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背景板上寫有「水餃皇后」的故事。(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背景板上寫有「水餃皇后」的故事。(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電影《水餃皇后》以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為背景,改編自香港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的生平經歷。電影講述了青島姑娘臧健和(馬麗 飾)帶着兩個女兒被迫流落他鄉。為了維持生計撫養女兒,臧姑娘早上洗碗,晚上洗車。無依無靠的她獨自一人扛下重重壓力,為衝破命運的束縛,臧健和決定賣水餃謀生。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身邊嘴硬心軟的紅姐(惠英紅 飾)、華哥(朱亞文 飾)、糖水伯(袁富華 飾)都給予了她不少力量。 堅持不懈的她把水餃生意越做越大,人生之路也越走越寬。體現當年香港人「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

(點新聞記者蘇婷、鄭洢林報道,視頻攝製:周楎、林怡佳)

相關閱讀:

(有片)談獲華表獎 惠英紅「眼濕濕」哽咽:走的每一步都很辛苦 感謝自己被認同

(有片)水餃皇后|馬麗感慨香港濃濃人情味 劉偉強指港人看似冷漠實則溫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多圖)《水餃皇后》今香港首映 以一碗水餃的溫度致敬香港精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