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個人、中小企業及政府都越來越依賴網絡,網絡安全逐漸成為守護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鍵防線。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CSTCB)、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及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今日(27日)一同舉辦2025年網絡安全推廣計劃簡介會,分享一系列強化網絡安全的理念及措施。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中小企在網絡安全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數字辦主辦網絡安全推廣計劃,聯同警務處網罪科、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及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提供支援,包括訂立「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夥伴計劃」,提供免費的網站網絡安全檢測及網絡安全員工培訓平台,制定指引及指南,開設網絡安全意識講座分享等,以協助中小企提高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警務處網罪科總警司林焯豪指,警方去年接獲逾110宗針對企業的網絡攻擊案件,總損失超過3,000萬元;其中61宗為系統入侵,損失金額2,550萬港元,企業遭分散式阻斷服務損失金額為460萬港元,而這些數字僅僅約佔整體科技罪案的0.3%。他介紹,網罪科推廣強化網絡安全措施,如《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的推進,於去年成立「守網聯盟」及「網絡安全特別行動小組」,舉辦「釣魚電郵演習」,去年吸引逾3.7萬人參與。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家偉分享一間網絡安全機構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報告分析了去年數百宗重大網絡事故,發現高達86%的網絡攻擊造成業務中斷,逾四成事故與網頁瀏覽器有關,包括網絡釣魚攻擊、下載惡意軟件及惡意的重新定向。
黃家偉提醒,大部分網站伺服器因使用預設安全設定,導致出現兩大主要漏洞,包括網站存在混合的加密及非加密內容,以及允許嵌入外部惡意內容。公司已設立「網絡防禦一站通」,提供員工培訓、釣魚演習等服務,協助企業有效檢測網站漏洞,提供更多網絡安全免費資源,加強基礎防衛水平。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發言人陳仲文表示,該機構去年共處理12,536宗網絡安全事故,移除48,894個惡意網站。
他指,黑客通常使用釣魚攻擊,通過QR Code、視頻深偽技術進行詐騙,個人及企業應與時俱進了解騙子新手段。據悉,中心即將推出「網絡安全供應商聯動計劃」及「網絡安全資源庫專頁」為中小企的網絡安全保駕護航。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