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深供水工程累計對港供水超300億立方米

東深供水工程北起東莞橋頭鎮,南至深圳水庫,可謂供港生命水線。

【點新聞報道】3月12日,水利部召開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60周年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敏表示,東深供水工程是黨中央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困難而興建的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60年來,一代代建設者敢於創新、接續奮鬥,先後4次對東深供水工程進行擴建改造,累計對港供水超300億立方米,滿足了香港約80%的用水需求,極大改善了香港同胞的生活條件,為香港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談到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60周年取得的成效時,陳敏介紹,一是徹底結束香港缺水困局。工程建成前香港水荒頻現,比如1963年那場歷史罕見的大旱導致全港每4天供水4小時,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黨中央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香港同胞渡過難關」,為此僅用一年的時間實現東江水倒流香港,至今累計對港供水超300億立方米,有力確保了750多萬香港同胞飲水安全。二是持續支撐香港經濟騰飛。東深供水工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從未間斷地為香港供應東江水,年供水規模也由建設初期的0.68億立方米提升到24.23億立方米,有力支撐香港從傳統加工製造業向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轉型,成就了香港今日的繁榮都會盛景,60年間,香港GDP增長超過266倍,持續優化的供水能力為香港經濟騰飛提供了堅實的水資源保障。三是有力保障國家戰略實施。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東深供水工程的建成實施,讓香港人民深切感受到了祖國的殷殷關切,為「一國兩制」奠定了良好的民生基礎。新時代下,東深供水工程構建的「東江—深圳—香港」輸水廊道,有效促進粵港兩地產業協同和要素流動,有力支撐了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水利部召開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60周年成效新聞發布會。(水利部網站圖片)
水利部副部長陳敏。(水利部網站圖片)

據了解,1964年2月20日,東深供水工程全線開工,工程克服了輸水線路長、水位提升難度大、工期緊張、颱風頻繁侵襲等重重困難,僅用短短一年時間,建成長達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飽含祖國深情的東江水奔流入港,終結了香港嚴重缺水的歷史。

據介紹,水利部會同廣東省着力做好對港供水各項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精心編制《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等一系列重要規劃,統籌謀劃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大力推進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建設,有力支撐了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香港中學生內地考察團在廣東省參觀東深供水工程相關設施。(政府新聞處資料圖)

陳敏表示,水利部將持續強化流域治理管理,全力構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體系,不斷提升對港供水保障能力,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水利貢獻,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相關閱讀:

港中學生參觀東深供水設施 飲水思源增強愛國情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新聞

東深供水工程累計對港供水超300億立方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