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在全球範圍內的熱度持續飆升,已成為現象級電影,不僅在內地票房屢創新高,在北美、歐洲也掀起觀影熱潮;與此同時,《哪吒2》在港澳票房破3200萬,登頂內地電影票房榜。惟《哪吒2》遲遲未能在台灣上映,許多台灣民眾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哪吒2》的強烈期待,希望它能早日登陸台灣。一些等不及的台灣民眾甚至不惜「打飛的」奔赴大陸,只為先睹為快。
《哪吒2》出品方負責人早前受訪時透露,相關的拷貝版本都已備好,障礙主要來自於台灣方面的限制。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生馮寧默今日(3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哪咤2》公映後受到廣泛好評,但目前台灣對引進大陸電影採用「配額抽籤」制度,以隨機抽籤的方式,一年抽出十部大陸影片在台發行。根據去年底台當局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公布的2025年大陸電影配額,《哪吒2》未在其列,也使該片幾乎無緣年內在台灣上映。馮寧默表示,這一現象凸顯出台灣電影引進制度的陳舊僵化,亟待市場化改進。隨着兩岸人民交流的不斷深入,台灣民眾期待台灣能夠引入市場化機制,讓更多優秀的大陸電影進入台灣市場,讓台灣同胞也能享受到更多、更具時效性的大陸電影作品。

台北市民陳奕婷亦向記者表示,台灣不少民眾都很期待《哪吒2》能在台灣上映,他們不理解憑什麼中國人的傳統動畫影片在全世界都可以上映,為什麼在台灣不能上映?近段時間,不少島內影迷選擇「打飛的」來大陸看《哪吒2》。陳奕婷說,她的身邊也有朋友特意飛到廈門看《哪吒2》,親身體驗手機訂票,刷臉便捷進場,甚至還能在影廳裏掃碼買周邊,全程「一條龍」服務,這也足以見得《哪吒2》的成功,兩岸文化交流的渴望。
「中華文化的力量永遠是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陳奕婷表示,儘管電影未登陸台灣,但相關衍生品已經透過跨境電商流入市場,文化認同轉化為經濟動能。「哪吒」本應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樑,而不是一堵阻隔的牆。民進黨當局應傾聽台灣民眾真實的聲音,不要再拿政治藉口設卡,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這種文化現象。
(點新聞記者蘇榕蓉福州報道)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