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瑞銀今日(14日)舉行《科技產業2025年展望》線上分享會。會上,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科技研究主管Nicolas Gaudois表示,就「特朗普2.0」政策的影響而言,人工智能(AI)晶片出口管制可能會持續,這與拜登政府的政策一致,因為美國兩黨在這方面的共識較強。該行預測,今年內地的半導體設備支出將按年下降20%,部分原因是美國對先進設備的出口管制。
不過,內地在推動本地化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某些特定領域,如顯示技術和後端製造表現較好,並成功擴大市場份額,這些領域對出口管制或稅收政策的影響較小。
然而,從美國市場進口的智能手機或個人電腦可能會受到進一步限制的影響,因為這些產品的製造和組裝大多集中在內地,對於依賴這些供應鏈的企業來說,任何加強的管制都可能帶來重大影響。儘管美國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可能會獲得某種程度的豁免,但他們仍然可能面臨來自政策變動的衝擊。
被問及大型科技公司投入AI研發後的變現能力,瑞銀投資銀行台灣研究主管Randy Abrams指出,他們正密切追蹤幾個關鍵指標,其中之一是雲服務的增長。他稱,企業正在將工作負載移至雲端,並利用在雲端中的數據進行AI運算。過去12個月,雲端增長加快,顯示公司有能力將資本支出(CapEx)轉化為收入。
另一個重要的指標是企業是否能夠通過銷售更多內容和廣告來獲取收益。瑞銀投資銀行的Randy Abrams舉例說明,Meta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在疫情後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回升,這不僅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回暖,還為這些公司的資本支出提供了持續的支持。
此外,Abrams指出,他們還密切關注一些關鍵的財務指標,包括資本密集度和自由現金流。他強調,許多公司在面對高資本支出時,仍然能夠保持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這表明這些業務的資本支出是可持續的。穩定的自由現金流不僅有助於公司的財務健康,還可以進一步支援未來的投資和增長計劃。因此,這些指標對於評估企業的長期運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