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豬仔揭秘|一條信息令人墮「賣豬仔」陷阱

大公報記者連日深入泰緬邊境,追蹤報道全球最大的電騙園區,多角度揭露其黑暗內幕。

新一波電騙潮殺埋身,每名市民都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我們打開手機、電郵,都時不時會彈出「搵快錢」、「中獎」等信息,這其實是電訊詐騙的第一步。本港專家表示,電騙氾濫成災,與疫後經濟差、心急搵快錢不無關係。

近日內地演員王星的同行自曝與王星有類似被騙經歷,並分享自己總結的可疑點,認為不法分子恰恰利用了一些人搵快錢的心態。香港警方表示,騙徒的誘騙對象更擴大至學生,包括考試完畢放假的大學生及待業的青少年。

電騙行業為何能迅速發展,能讓窮鄉僻壤的緬甸妙瓦底,在短短幾年間搖身一變成規模龐大的城市?有台灣學者認為,電騙的崛起因素,一是包括手機號碼在內的個人私隱洩露問題嚴重,二是與社會經濟下行的情況有關。不過,隨着市民防騙意識提高,現時因一條短訊被騙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反而在經濟寒冬的當下,急於求職的族群則為騙徒帶來更多「電騙商機」。作為不太知名的演員,王星也因為心急搵錢而慘被拐騙,令這類個案越來越多。

招聘藝人騙局 細節疑點多

近日王星的同行、內地演員宇書田在小紅書分享上月險因一條試鏡信息被騙去泰國的親身經歷。她表示,到了年底,自己所在的試鏡群就突然多了一些泰國、迪拜的演員工作招聘信息,聯絡上後卻發現疑點重重,例如報名費用,初見群裏訊息列明費用為700元,但對方突然加了300元。宇書田分享,所有劇組向來都是不斷地去壓低演員的報酬以追求更多的利潤;而自己進了所有報名演員的微信群後,發現微信群長時間內只有四個人,「一般這樣的價格合理的通告,同一個角色至少會有二三十個人去競爭。」她認為供求情況不合理。

騙徒向大學生待業青年埋手

其他疑點還包括對方不限試鏡角色、劇本過於意識流而不符商業運作邏輯,宇書田遂婉拒試戲。在王星被騙事件被曝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那是詐騙陷阱,演員通告群裏的通告就是誘餌。

宇書田表示,一到年底、春節前夕,演員的工作越來越少,相信不法分子是趁機鑽空子行騙,「演員拍不到戲,賺不到錢,沒錢過年,很多人就不挑活了,也會在這個時候蒙蔽了雙眼。」

騙徒為了完成績效,不僅染指演藝圈,亦有不法分子打起學生主意。香港警方表示,近年有騙徒借招聘為名誘騙考試後放暑假的大學生及待業青少年,例如利用社交媒體網絡登載招聘廣告,以「彈性工作時間」、「高薪厚職」和「搵快錢」等字眼作招徠,令求職心切的青少年墮入陷阱,從而騙取金錢。

學者:犯罪團夥是恐怖組織

本港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學經濟學者向《大公報》表示,疫後經濟需時重振,面對不少正當生意相繼結業,偏門行業因而應運而生。他指部分「豬仔」可能在走投無路下投入偏門行業賺錢,再加上現時人工智能(AI)的協助下,令騙人的技術愈來愈高超,「在如此多支援下,他(騙徒)做相關壞事駕輕就熟。」

然而時至今日,電騙早已不再只是利用電話騙人而是發展成「賣豬仔」,「豬仔」不聽話輕則遭受毒打,重則會被人摘除器官販賣,該學者認為,這樣的犯罪團夥與恐怖組織無異,各國必須正視。「電騙個案在全世界都在增加中,不只是香港,美國也有,(個案)升得好勁。」

採編手記|湄索居民的擁抱

文/陳木同

賣豬仔到緬甸不是新鮮事,但有了個內地演員王星出事,又成了輿論熱點。同樣,「賣豬仔」的新聞不罕見,但這次大公報記者重走王星500公里被拐之路,深入泰緬邊境採訪的系列報道,引發巨大回響,也嚇了我們自己一跳。

王星新聞見報的當日,編輯部就醞釀如何跟進,當記者連夜登上飛機時,有關老總甚至有一絲猶豫。不過,記者笑笑說:「放心啦,做足晒工夫啦,我哋識執生啦!」

王星從曼谷下飛機被人接上車後,一路駛向泰國東部的湄索小鎮,全程500多公里,其中有200多公里幾乎是荒無人煙之處,綁架案時有所聞。這條「豬仔路」至少有3個檢查站,但形同虛設,如果有人查問,王星就不會那麼倒楣了。

在湄索鎮這個與妙瓦底一河之隔的偏遠地方,大公報記者設法接觸當地人士,他們很純樸,對記者的到來十分驚訝。在莫艾河邊用不夠一米高鐵絲網攔着的所謂的邊境線上,記者與光着腳的農民交談,有位婆婆擁抱記者:「想不到你們這麼遠跑來,就為了問我幾句話,太難得了!」

當地人說,極少有記者去那兒。對岸的妙瓦底關着成千上萬的奴隸,鄉民有時能聽到撕心裂肺的叫喊求救聲。偶爾有人跳河,居民說沒見過活着上來的,特別是夏天中午,高溫下保安放鬆警惕,會有「豬仔」拚死跳河,但九死一生。「應該射幾個導彈過去,剷平他們!」這是擁抱記者的婆婆提出的建議。

前線記者每天冒險採訪,甚至偷偷渡河到對岸拍攝:後方編輯部每天緊張策劃、編寫。當大家看到勞動成果引起愈來愈大反響時,作為新聞人的巨大滿足感抵銷了所有的疲憊。

有網民問現在都網絡時代了,你們為啥還要這麼折騰去做危險的調查報道?答案是:AI再厲害,也無法取代用腳跑出來的新聞!我們只知道讀者關心的就是我們要做的,「立言為公」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必須堅守的新聞人的初心。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賣豬仔揭秘|一條信息令人墮「賣豬仔」陷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