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來港打工注意!黑中介偽造合約廣告 呃2000勞工5000萬

是次在廣西發生的外勞中介騙案,最大一宗涉及2,000名外勞,在向啟源國際(香港)繳交合共5,000萬元人民幣後再無下文。香港文匯報深入調查發現,該公司負責人李家文持有香港身份證,於2024年在香港設立多間以「啟源」字頭的中介公司。記者翻查「啟源」向受害外勞提供的僱傭合約、招聘廣告發現破綻百出,疑似是改圖而成。記者其後向被「招聘廣告」點名的香港僱主查詢,他們否認有聘請外勞,懷疑「啟源」冒他們名義偽造廣告。而聲稱成功經「啟源」申請赴港並獲入境處簽發的文件,記者發現文件上的二維碼無法透過入境處App掃描讀取。

李家文祖籍東莞,疫情期間曾成功赴港在護老院工作,回內地後成立幾間以「啟源」為字號的公司,利用外勞界人脈到處宣稱有辦法招募外勞赴港工作。有受騙的外勞表示,該公司為增加說服力,會出示聲稱為外勞招聘廣告、錄取通知、僱傭合約,以及特區政府入境處簽發的入境文件。

受害人赴港 查證揭騙局

護工張運蓮是其中一名受害人。她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憶述當時李家文出示的所謂「僱傭合約」及「入境文件」後,以為對方真的有辦法協助外勞申請到香港工作,遂繳付數萬元的報名費,惟苦等大半年不了了之。

內心生疑的她自行辦理旅遊簽注到港,親自向李家文聲稱聘用她的「僱主」及入境處查詢,得悉的結果是,「僱主」從未聘請過該職位的外勞,且有關入境處文件也屬偽造。

中介公司代理李家文(左)「指導」下線代理簽合約。
李家文提供所謂的「入境處」文件上,下款日期為2023年11月3日、由助理處長曾國衞簽發,但曾國衞2020年已離任入境處。(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逐一核實李家文向各受騙外勞提供的資料,發現破綻重重,懷疑全部為假。根據受訪者提供與李家文的聊天紀錄截圖,記者發現李家文向受騙外勞發送的所謂外勞招聘廣告,實質是「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平台上的招聘廣告,聘用對象為香港本地居民而非外勞。李家文疑似竄改招聘廣告上的訊息後,發送給外勞。

李家文發送予外勞簽署的「僱傭合約」同樣涉嫌造假,首先是合約刻意宣稱為「補充勞工僱傭合約」,但官方規定的標準合約一律稱為「僱傭合約」。

「入境處文件」處長名串錯

記者就上述懷疑虛假招聘廣告及偽造合約向有關公司查詢,其中一份「合約」標示的僱主為「其士(建築)」,該集團發言人回覆表示,該份「補充勞工僱傭合約」並非由其士(建築)草擬或發出。

李家文又聲稱曾成功協助多名外勞赴港工作,為增強說服力,更提供了一份聲稱是入境處簽發的入境文件,記者卻發現有不少破綻,首先文件不單色彩、字體不統一,更出現錯別字及繁簡體中文混用的情況,甚至連入境處處長中英文名都寫錯。

記者再根據入境處官方的識別方法進行鑑證,發現該文件上的二維碼不單無法透過入境處App掃描讀取,文件上竟然顯示有關勞工的內地居民身份證號碼也是「離晒譜」。

據悉,李家文近日獲釋放返回老家。有外勞向他追債,他則聲稱身體不適入院,並發來一張聲稱是香港公立醫院簽發的英文版「檢查報告」,大意是其患有肺氣腫,需要入院云云。醫管局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有關文件的格式及內容與醫管局發出的正式文件並不相符,建議將有關文件轉交警方跟進,醫管局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啟源」疑秘書公司註冊 港無辦公地點

根據公開資料,李家文擔任多間以「啟源」為名的公司要職,並自稱是「啟源國際(新加坡)全資附屬公司」大中華區總代理,先後以該公司,以及啟源國際(香港)顧問有限公司的名義四處招攬下線,拓展外勞人脈網絡,最後以啟源博嘉(廣州)諮詢有限公司名義收取勞務費。香港文匯報記者到該公司報稱的香港地址了解,發現上址乃借用其他公司註冊的地址,「啟源」在港並無辦公地點,懷疑是空殼公司。

註冊公司董事另有其人

資料又顯示,「啟源」在廣州的確有註冊公司,但該公司的法人並非李家文,而是香港身份證持有人鄧潤強。據受騙勞工表示,她們均未曾跟鄧潤強聯絡過,也未見過此人。至於「啟源」的新加坡公司,記者在國內外不同搜索引擎中均未能發現該公司相關資料,其真實性存疑。

啟源國際(香港)顧問有限公司於2024年10月29日才在香港進行註冊,董事只有鄧潤強一人。記者隨即前往公司登記的地址了解,發現上址實際是一間商業服務公司的辦事處,並非什麼「啟源」。應門男子稱上址一直以來是秘書公司,借地址予客戶作註冊以及收發信件。

鄧潤強的個人登記地址與登記秘書公司相同。記者到該秘書公司查詢,對方表示其公司只負責註冊時的相關行政手續,並在處理這些手續前會審核開設公司的資格。至於目前啟源國際從事什麼業務、有無違法違規行為,秘書公司負責人表示完全不清楚。

入境處推App:文件掃碼知真偽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李冠宇接受本報訪問。(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攝)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簽證管制)李冠宇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入境處在外勞審批過程中,始終秉持嚴格的標準,確保每宗申請符合相關法律及入境政策。對有人偽造入境處文件設下騙局,騙取外勞的血汗錢,李冠宇表示,該處簽發的簽證/簽注具備防偽功能,附有由官方密匙生成的二維碼,使用入境處的流動應用程式或網站掃描驗證即可知真偽。

李冠宇表示,任何人對其電子簽證/簽注的真偽有懷疑,可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直接掃碼、讀取圖片或手動輸入編號)核實真偽。向入境處人員提交虛假文件或作出虛假陳述,屬於可處監禁的嚴重刑事罪行,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簽證學歷賬單難作假

他表示,過去已有多宗因虛假申請而被判刑的案例,反映入境處對此類違法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例如,曾有申請人在提交受養人申請時,遞交虛假的水電費賬單作為居住證明,最終被判監禁12個月;亦有申請人透過虛假的海外學歷證明申請本地大學課程,並以該虛假學歷申請來港就讀,結果被判監禁17星期。

入境處除在每宗申請中嚴格審核申請人資格外,亦會不定期進行突擊巡查,以防止計劃被濫用。巡查範圍包括核實聘用公司的營運模式、財務狀況及員工資料,並判斷申請人或僱主所申報的資料是否屬實。

若發現申請人或僱主有弄虛作假的情況,入境處會立即展開調查,並必要時將個案轉介相關執法部門處理。他強調,入境處將繼續採取多層次的監管措施,確保輸入勞工計劃符合政策原意,避免被濫用。

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文件掃碼知真偽。(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攝)

入境處防騙貼士

一、內地勞工如果有意來港工作,請謹記必須經過商務部批准的14間勞務公司

二、內地勞工透過包括「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及「行業輸入勞工計劃」申請來港工作的資料,會經過僱主直接提交給入境處

三、任何人對其電子簽證/簽注真偽有懷疑,可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掃描電子簽證/簽注上的二維碼、上載電子簽證/簽注圖片或手動輸入資料)核實真偽

四、向入境處人員提交虛假文件或作出虛假陳述,最高可被判罰款港幣15萬元及監禁14年,協助或教唆者同罪

五、不要胡亂相信網上的資料,必須經過入境處及勞工處等政府部門官網取得最準確的資料

(來源:香港文匯報)

相關閱讀:

3000多人來港打工被騙 廣西整頓黑心中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來港打工注意!黑中介偽造合約廣告 呃2000勞工5000萬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