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生活】近日,美國的科學家指出,切爾諾貝利核災難遺址附近的流浪狗展現出對輻射、重金屬和污染的免疫力。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大規模爆炸和火災,釋放出的放射性塵埃比投在廣島的原子彈高出約400倍。除了輻射,這場災難還釋放了大量劇毒重金屬和其他有害化合物。這場災難迫使10多萬人撤離,並在核電站周圍劃定了30公里的禁區,在這個區域內,至今基本無人居住。
哥倫比亞大學環境衞生科學家克萊曼(Norman J. Kleiman)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距離核電廠10英里外的切爾諾貝利市,發現了兩個總數約900隻的可以抵抗輻射的狗群。目前,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犬類醫學與遺傳學》(Canine Medicine and Genetics)雜誌上。
專家從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內的116只流浪狗身上採集血液樣本,發現兩個種群在基因上與周邊狗存在顯著差異,已適應長期暴露於輻射、重金屬和污染的有毒環境。
事實上,切爾諾貝利災區附近發生變異的不只是狗群,過去也出現樹蛙的皮膚從綠色變成黑色以中和輻射,以及狼群基因突變產生對癌症的抵抗力等案例。
專家強調,了解這些狗如何適應核災環境,可以為那些暴露於類似環境危害的人類健康提供寶貴的資料。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