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毒師》現實版 墨毒梟高薪招攬化學系學生 有人製毒救癌父

【點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多次將美國鴉片類藥物芬太尼氾濫歸咎於中國,卻未提美國在邊境禁毒不力、墨西哥販毒集團長年猖獗等問題。《紐約時報》周日(12月1日)報道,墨西哥販毒集團如今將黑手伸向校園,利用高薪吸引大學化學系學生協助製造芬太尼,有學生坦言為生計無奈參與。禁毒專家擔憂長此下去,販毒集團勢建立龐大的「芬太尼王國」。

報道稱,在販毒集團中,製造芬太尼的成員被稱作「廚師」。知情人士披露,廚師負責研究提升芬太尼成癮性的方案,令更多人上癮。販毒集團還要求廚師研製合成芬太尼的必需物質。有參與的學生稱,如果他們掌握製作這個被稱作「前體」的原料,「我們就會成為墨西哥的王。」

《紐約時報》訪問合共7名廚師,另有3名剛加入的化學系學生、兩名高級操作人員,以及一名高級招聘人員,他們全部為惡名昭著的「錫那羅亞販毒集團」工作。知情學生稱,他們有時負責試驗提升芬太尼成癮性,或是製造前體,有時也負責監督芬太尼生產線,或與其他廚師合作。

學生公然詢問:何時教整可卡因?

報道還訪問墨西哥錫那羅亞州一間大學的化學系教授。這名匿名教授坦言,部分學生選修化學,純粹是為掌握配置成癮性藥物甚至毒品,他已能透過學生的提問,暗中甄別他們是否參與製毒,「當我教授合成藥物時,(參與製毒的)學生會公開問我:教授,你什麼時候教我們合成可卡因,或是其他東西?」

製造芬太尼危險重重,多名參與者稱,他們工作時會佩戴防毒面具、身穿防護服,但他們隨時要接觸致命有毒物質,以及面對設備爆炸風險,一旦犯錯還可能遭到販毒集團毆打報復。然而販毒集團利潤驚人,廚師薪酬豐厚。一名墨西哥化學系二年級學生稱,招聘人員預先給他800美元(約6,225港元),如果他加入集團,月薪也有800美元,相當於當地化學家平均薪酬的兩倍。

美國緝毒局前法醫化學家、芝加哥洛約拉大學法醫學教授德弗朗西斯科稱,相較於生產芬太尼,嘗試製造前體更加困難,需要掌握更多化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技巧,這或是販毒集團也嘗試招攬化學教授的原因。他擔憂販毒集團對芬太尼供應鏈的控制愈來愈緊密,執法部門會更難打擊。

「學化學目的由助人變害人」

一名19歲的墨西哥化學系學生稱,他在錫那羅亞州最貧困地區長大,自己學習化學原本是因為父親患癌,希望研究治療方法,卻走上製毒之路。這名學生哀嘆製造毒品令他噁心,但只有製毒才能負擔父親的治療費用,「我想幫助人們,而非殺死他們。」

美媒:美監管不力政商勾結 成芬太尼危機原兇

美國是全球毒品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吸毒人數佔全球約12%,是其人口佔全球人口比例的3倍。以芬太尼為主的毒品和藥物濫用,是美國最具破壞性的公共衞生災難之一,美方至今卻未有永久監管芬太尼。究其原因,是美國政客和藥企基於自身利益,未有加強監管,反而試圖歸咎中國等國家,掩飾自身禁毒無作為的事實。

美國當局任由毒品和濫藥問題加劇。2015年,時任參議員阿約特提出打擊芬太尼的相關法案,建議任何因販賣芬太尼被定罪者,應被判囚10至20年。《華盛頓郵報》報道,該提案最終未獲通過,原因是參議院當時正試圖通過另一項刑事司法改革法案,旨在縮短對毒品罪名的強制刑期。

美媒指出,製藥集團一直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政界金主之一,出於販售藥物盈利的需求,藥企普遍反對將非法製造或分銷芬太尼等相關物質列為犯罪行為。2016年,製藥集團還成功游說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大幅限制美國緝毒署追查高危藥物經銷商的權力。

分銷商竟因成癮事件獲獎勵

《紐約時報》披露,2020年,美國普渡製藥管理諮詢方麥肯錫公司,竟提出惡劣建議:如果分銷商賣出鴉片類藥物「奧施康定」(OxyContin),令消費者上癮,普渡製藥即須為分銷商提供折扣,每出現一宗藥物成癮事件,分銷商可獲近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獎勵。這促使大量分銷商和診所為患者開出過量止痛藥,令濫藥危機雪上加霜。

美國在打擊毒品販運、加強處方藥物管控、強化毒品危害宣傳教育方面幾乎無所作為,卻試圖透過制裁無端指責中國等國家。事實上自2019年9月至今,美方都未查獲來自中國的任何芬太尼物質,美方也從未提供中國化學品流入墨西哥、製成芬太尼的事實根據。

美國衞生部前署理部長、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京柱批評,「製藥集團向政客提供政治捐獻,持續影響制訂禁毒政策,部分政府監管機構官員離任後,很快加入製藥行業,藥物濫用危機是美國多重系統監管失靈的結果。」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絕命毒師》現實版 墨毒梟高薪招攬化學系學生 有人製毒救癌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