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騏觀
隨着新能源汽車日益普及,不少汽車廠商紛紛推出了一種有別於傳統駕駛模式的操控方式,即俗稱的單踏板模式。然而,由於這種駕駛模式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在現今的時代背景下,它並不是一種應該值得被推廣的駕駛模式。那麼,使用單踏板模式究竟有哪些問題呢?
單踏板模式,在Tesla汽車被稱為One Pedal Drive,在小鵬汽車被稱為X-Pedal Drive,以及一些其他新能源汽車,均有部分車型設置有此功能。在介紹Tesla相關車型的文章中,單踏板模式被描述為一種使用動能回收系統以達成只須使用加速踏板即可實現車輛加減速控制的一種駕駛模式。在小鵬汽車相關論壇對該模式的簡介中寫道:「所謂的『單踏板模式』,指的是司機只需操控油門(電門)踏板,即可完成車輛的起步、加減速、滑行甚至煞停等操作。其原理是新能源汽車的可逆電機可以發電機的形式工作,將車輛行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動力電池中,從而在煞車踏板不做功或少做功的情況下,實現對車輛的減速或煞停,而這也正是『動能回收功能』的功勞。」
透過以上描述不難發現,其實單踏板模式,它是屬於有動力電池的私家車特有的一種駕駛模式,而非視其為洪水猛獸單純抗拒它就合適的。在車輛製造過程中,煞車(Brake)依然會被保留,而這種駕駛模式也不太可能出現在沒有電池的燃油汽車上。
所以,歸根結底,單踏板其實是基於現有水平而開發出的一種創新型駕駛方式,而創新的代價就會是由於其操作方式在駕駛員接受駕駛學校訓練、考取駕駛執照的過程中從未使用過,因而難以作為一種基本的駕駛習慣而加以推廣。但單踏板駕駛帶來的問題還不止於此。
首先,單踏板駕駛不符合一種邏輯控制原理。傳統駕駛模式下,腳踏板分為Throttle(油門)、Brake(煞車)、Clutch(極力子/離合器);而裝有自動變速箱/波箱的汽車甚至沒有Clutch Pedal。駕駛者的右腳控制兩個踏板,通常狀態為踩下其中一個踏板,或放置在煞車踏板上待命。這樣由兩個踏板,分別控制一種功能——Throttle加速、Brake減速,就構成了事實上的一組物理邏輯,從而減少了誤操作的可能性。但單踏板模式則並非如此,它將加速和減速集中到了一個踏板上——只能通過踩下或鬆開來控制不同的狀態,並且鬆開後並不能像Brake那樣,進行一個緊急或較短距離的制動。
其次,單踏板駕駛會令Brake長期處於一種閒置的狀態。如今大部分私家車已使用碟式煞車系統,而這種煞車的碟盤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當需要減速時,由煞車片/迫力皮與碟盤間產生的摩擦發熱來進行能量轉換,從而達到減速目標。當長時間暴露於潮濕環境中時,碟盤表面更容易生鏽,從而影響到制動效果。在使用單踏板模式下,由於更少會有機會使用到Brake,因此,相較於普通駕駛模式,碟盤表面的鏽更難被及時清除掉,從而在實際有需要使用時影響性能。
更進一步來說,單踏板駕駛有悖於一直以來的駕駛習慣。無論是剛剛考取駕駛執照的新手,抑或已經有數十載駕駛經驗、從燃油汽車時代過渡而來的老司機,他們均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單踏板駕駛是一項他們需要重新花時間學習和適應的事情。有別於大部分舒適性/便利性改善,單踏板駕駛觸及的是駕駛車輛最核心的部分。由以前車載音響播放磁帶、光碟(CD)過渡到使用藍芽連接自己的手機來播放音樂,這個過程是平順的,而且即使你不擅長使用最新科技,它並不會對你的駕駛安全帶來任何影響。而單踏板駕駛則不同。車輛的駕駛基礎中的基礎部分一般分為——前進、後退、轉向、加速、減速這五部分。長期以來,由方向盤控制轉向,由油門和煞車分別控制加速和減速,由擋桿/波棍控制前進與後退已經被刻在大部分駕駛者的記憶中。而單踏板駕駛則劇烈地改變了這基礎中的基礎。對大部分駕駛者來說,改變這部分的內容是痛苦且毫無必要的,為了一點廣告營銷方面的「節能」口號,而犧牲掉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這也是大部分消費者所無法接受的。若真需要將這一駕駛模式普及,建議還是從駕駛學校的第一堂課,或者車輛技術研究人員開始做起吧。
正如一個汽車論壇上某網友對單踏板模式的批評所言:「一個產量為300萬台的品牌,有超過300單的事故是因為單踏板模式引起的。大部分車的使用年限都在三年以內,這就是說如果你使用單踏板模式,在三年內就有1/10000的幾率會出事故。如果一個車開10年,基本上就有1/3000的幾率遇到這個事故。所以建議最好不要使用單踏板模式,省不了多少電,還有危險。」目前來說,單踏板模式為標新立異、追求新奇刺激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炫耀方式,但它若是作為日用或長期使用的駕駛模式,其基礎則十分脆弱。
總的來說,根據以上種種資料顯示,並結合筆者自身的駕駛經歷,單踏板模式目前並非一種可以充分信賴並推廣的駕駛模式。當然,這並非說單踏板模式就一無是處,作為一種創新的嘗試,它當然有正面意義。只不過,筆者目前尤其不推薦剛剛考取執照的新手,或駕駛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的老司機使用該模式。對於駕駛考試來說,若將來有機會引入,則可作為一種新的考試類別,一如之前區分自動波與棍波那樣,單獨列為一種考試類別並頒授相應執照,從而推動在駕駛學校進行有關駕駛模式的訓練。另一個理想使用情況則是對於汽車產業相關研究者,在封閉道路或路面情況較為簡單時,進行一種測試或搶先體驗。對於剛剛提車的廣大新車主,或者已經購車並經歷過多次OTA推送的車主而言,則完全不應該使用單踏板模式,遑論該模式下發生任何交通事故時,車廠或保險公司並不會為該模式本身造成的事故負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