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為弘揚傳統文化與宗教美學的精神,今日(15日)下午,由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主辦的「2024唐卡藝術展」在香港大會堂開幕。本次展覽展出83幅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收藏的、題材與色彩豐富的藏族宗教卷軸畫——唐卡,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與收藏者,且將持續至9月18日。






楊濤在致辭時表明,唐卡不單是代表了宗教,亦已與藝術相結合,「當宗教與藝術結合,就形成了一種難得的文化符號。」他表示,這些作品在香港展出過5次,也在台灣地區展出過一次,而他每次參與布展,都會產生很多體會與感悟。「這些體會是慢慢產生的。這其中有一個人生哲理,就是我們尊重藝術所信仰的一些宗教元素、尊重藝術,從而得以提升自己。」他亦提及此次一位布展人員對整個場地氣場的形容詞——「舒服」。他續指,嘉賓來到這個場地,也是在吸取來自藝術與宗教的養分。
張國良表示唐卡在西藏文化中源遠流長,「可以說是『西藏的百科全書』。它既有宗教的色彩,又有藝術的特色。」他亦對楊濤會長多年來對文化傳播的堅持與孜孜不倦表示讚賞。「在香港做純文化的人越來越少,現時真正具有高文化含量的活動不算多。」他表示,香港曾被人形容為「文化沙漠」,但其實香港蘊含着豐富的文化。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近期也在呼籲在港建立金庸紀念館,望以相對系統且完整的資源,紀念金庸這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學巨匠兼文化大家。他指出,香港要想發展為成熟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陣地,就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如此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

貝鈞奇則在發言時指出,唐卡作為傳承佛教的一大重要文化元素,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蘊含了豐富的宗教、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

馮思倫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十年前曾在香港大會堂欣賞過一次唐卡作品聯展,自那時起對唐卡產生興趣,並在聽聞一些朋友的介紹後,開始做相關收藏。他點明,唐卡的創作形式有手繪,也有刺繡。「單純把它們當做藝術品來看也好,能讓自己的心裏舒服點。」

受邀前來觀展的「中環時光」創會主席彭舜玟信仰佛教多年,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每個人都能通過唐卡產生對宗教的不同感受與體會,而她個人更傾向於整體色彩偏暗的唐卡,因能收穫內心的平和。她亦談到不同畫幅中人物的手部動作,表示每個手勢都有不同的寓意,因此很值得探究。


本次參展主禮嘉賓包括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平盛動力金融集團董事馮思倫、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楊濤,以及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陳曉薇等。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雨竹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