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額增大擴至所有口岸 內地旅客來港豪花五萬買奢侈品

內地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連同口岸免稅額度增至15000元的惠港措施,推出至今滿一個月,並於昨日起擴至所有口岸。有內地旅客表示,一日內花近五萬元購買名牌奢侈品,認為購物免稅額增加令其消費更「大膽」;有旅客因為免稅額提高,專程來港花萬元購買相機,期望免稅額度再提高。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表示,有業內會員反映受惠於新措施,生意有增長。廠商會表示,有關免稅額度增加,有助推動多元化旅遊發展,提升旅客來港意欲。政府表示,新措施有助推動多元化旅遊發展,刺激零售市道。

內地居民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自7月1日起,由人民幣5000元提高至12000元,同時保留在進境口岸免稅店額外購買人民幣3000元免稅商品政策的措施,率先於羅湖、福田(落馬洲支線)、深圳灣、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等六個陸路口岸實施,年滿18歲人士適用;昨日起擴展至所有口岸,包括機場與碼頭。

尖沙咀名店人龍再現

在高鐵西九龍站,大公報記者現場見到,不少準備離港的內地旅客拖着滿載的行李箱、手提好幾袋手信,抵港層亦不斷有旅客人潮。來自福建的葉小姐告訴記者,此行打算遊玩四天,除了和朋友到旺角、尖沙咀等地city walk,最主要是因為免稅額提高,打算來港購買一台約萬元的相機。她並說,12000元額度仍不太足夠,希望可增至數萬元。

尖沙咀廣東道的名牌奢侈品店林立,昨日是人來人往,大多是內地旅客,有名店需排隊等候入內,離店的客人大多滿載而歸。來自深圳的尹小姐告訴記者,在一名店購買了約4000元的絲巾。今次是一家八口首次來港,因香港奢侈品款式多樣、價格優惠,所以打算帶家人來購物,預計花費約五萬元,「以前只有5000元免稅額度,隨便買點東西就超額了,現在增到12000元,對遊客來說意義很大,購物更加大膽。」

本地零售業界正面對挑戰,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6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99億元,按年下跌9.7%,連跌四個月,但跌幅已連續兩個月收窄。

廠商會:提升旅客消費意欲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有零售業會員反映,免稅額提高的新措施,有助生意增長,遊客在港的消費力提高。她相信隨着措施擴至所有口岸,若美國減息令港匯轉弱,或有助吸引內地遊客來港消費,為業界帶來曙光和正面影響,但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

工展會購物節今日在亞博館開鑼,廠商會副會長兼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副主席莊家彬表示,免稅額度增加,有助提升內地旅客來港意欲,而亞博館臨近機場和港珠澳大橋口岸,方便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相信新措施有助促進旅遊業發展,帶動本地零售生意增長。

政府發言人表示,6月份零售數據經季節性調整後,按月比較微升2.3%,反映零售活動有回穩跡象。零售業在短期內仍會面對挑戰,但中央政府的多項惠港措施,以及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及支持本地零售業發展,應對業界有幫助。就免稅度提高,特區政府已在不同口岸擺放宣傳品,並透過內地流動電話通訊商發放短訊,向入境內地旅客宣傳新安排。

消費額高|訪港過夜會展旅客 上半年錄70萬人次

旅遊業正復甦,旅遊發展局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的訪港過夜會展旅客錄得約70萬人次,屬復甦最快的客群,他們平均留港3.7晚,人均消費超過8000元,兩數據均高於整體旅客的水平。旅發局表示,至今已成功競投及促成超過60個大型國際會展活動,今年至2026年在香港舉行,預計可吸引至少18萬會展旅客。

推動會展旅遊吸國際客

本港今年首六個月整體訪港旅客約2100萬人次,過夜旅客佔約半數。旅發局會議展覽業務拓展首席總監成穎詩表示,訪港過夜會展旅客錄得70萬人次,回復至2018年同期水平約八成。有五成是來自國際市場,比例較整體旅客佔約兩成半為多。他們的人均消費超過8000元,較整體旅客多約兩至三成;留港3.7晚,較整體3.2晚為長。

旅發局形容,推動會展旅遊有助吸引更多國際旅客訪港,目前已成功競投及促成的60多個大型國際會展活動,主題除了創新科技、醫學、金融保險之外,也有航空、建築、教育等。旅發局預計,這些活動總參與人數至少22萬人,當中內地及海外訪客料佔至少18萬人,印證本港作為「國際會展之都」的地位。

政府早前公布,本港今年全年舉辦超過210項盛事,預計吸引約170萬名旅客參與,帶來72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43億元。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免稅額增大擴至所有口岸 內地旅客來港豪花五萬買奢侈品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