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港股今日(30日)期結日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恒指收報17003點,跌235點或1.4%,全日成交900億港元;國指報5987點,跌94點或1.5%;科指報3414點,跌53點或1.5%。
對於港股為何未能延續昨日上漲行情,富途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陸秉鈞向點新聞記者表示,恒指於6月波幅較小,只有1142點或6.3%,低於過去20年平均值的7.9%。按歷史經驗分析,一般前一個月的波幅較細,當月的波幅會重新擴大。恒指7月上半旬處於窄幅上落,一直力守100天平均線,唯久守必失,自失守100天線後,中期向淡勢確立,加劇了恒指跌勢,也讓恒指7月波幅擴大。恒指昨天的反彈,是當月跌幅明顯後在結算前的技術性反彈,並非到底訊號。
事實上,7月下旬資金持續流出內地股市。陸秉鈞進一步指出,根據外媒報道,截至上周五,全球第二大新興市場股票ETF 「先鋒FTSE新興市場ETF」遭遇了近4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外流,錄得約5.06億美元(折合39.46億港元)的流出,該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比重高達25%,為其最大單一國家持倉。同時間,另一支主要追蹤中國股票的基金 「iShares安碩MSCI中國ETF」在同一周內創下歷史性資金外流紀錄,共錄得計10.4億美元(約81.12億港元)的流出。由於內地與香港相關系數高,相信資金同樣持續流出香港,為香港股市帶來下行壓力。
陸秉鈞認為,上述資金從內地與香港股市流出的情況,將會是影響8月港股走勢的因素之一,投資者需要關注資金流出情況是否持續至8月。此外,8月眾多數據當中,預計首周五的非農和8月次周五的CPI數據,將最為市場帶來影響,前者較影響聯儲局的減息路徑,後者反映中國目前是否進入經濟通縮的情況。
此外,8月中下旬香港科網巨頭也將陸續公布業績,業績前後也將會為相關公司股價帶來一定影響。由於這些個股在恒指佔比較高,預計相關股份的走勢也會為恒指帶來影響。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