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讀高中,參加「帶路先鋒」公開賽,贏取冠軍,獲獎外訪,但被安排去了一個落後的東南亞國家。然而,它卻燃亮了我的世界,這竟是一次畢生難忘的旅程——柬埔寨絲路之旅。
參加活動 眼界豁然大開
在首都金邊,看到由中資正在趕工的全球九大環保「德崇機場」、新華集團推動的中國文化中心、「金邊皇宮」與其背後千年鼎盛王朝、最受歡迎的普通話教授地「孔子學院」、傷痛回憶及警惕珍惜今天的「吐斯廉屠殺博物館」等。
更為幸運的是,作為學生的我們可以拜訪官方機構,與教育部討論創科教育,參觀商界的經濟特區。
製衣工業 易地開花盛放
不發達的國家,卻看到來自香港的「毛衫大王」,而且業務規模在東南亞還是數一數二。
陳潔盈女士的金鏗集團約三十年前(1996)到來,正當大家仍擔憂其風險時,她們則掌握了柬國的嶄新機遇:工資平、成本低、投資不設限制、外匯進出自由、勞動力供應豐富,(國民平均年齡20多歲),可曰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
可作比喻,四十多年前的深圳,同樣一窮二白、制度不完善。機遇隨着改革開放而至,而成功者只要克服困難,便可取得驕人成績。

地緣政治 時移世易機遇
今天西方貿易戰愈趨激烈,美國對華施加各種關稅,阻撓內地製造業發展。解決辦法,就是產業轉移,以規避關稅。
從資料發現,柬埔寨的出口,輸往首位是美國,頭號產品是成衣;另一方的進口,來貨首名是中國,產品包括成衣配件。亦即是貿易戰強化了他們的製造業,吸引企業到來設廠輸歐美。
這個結果很合理,「發展中國家」較落後、年青及有活力,有利「勞動力密集」的製造業。作為鄰國,屬於「一帶一路」或「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地,是一同合作的良伴。
灣區輻射 市場蓄勢崛起
評估走回頭路的風險,導遊和商家介紹了社會氣氛,因受過近代內戰的悲慘歷史,才會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參觀過「毛澤東大道」和「習近平大道」,了解過官員配合「一帶一路」的「五角戰略」,充份感受到兩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作為華商能擁有較強的投資優勢。
在「金邊皇宮」遇上近百小學生,他們開心地以普通話說出的中文數字,侊如「孔子學院」學生渴望研習中文,中國的影響力對創造柬埔寨優良的營商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總括多天親歷行程,地緣政治不代表中國輸、美國贏,美國消費者也需承擔變化後較高價格;同行的莊太量教授指出,「勞動力密集」(「老三樣」的服裝)以外的高增值「新三樣」(光伏產品、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才是中國產業升華的方向。正如香港特區特首也前往東盟拓商機,青年熟悉這市場,定能握更多機遇,享更闊前景。
(作者為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中四學生胡洛瑋,陳鳳翔博士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