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脈江蘇|青春相伴同心同行 港青與來華留學生相約大運河文化之旅

參加「尋脈大運河 交匯新江蘇」活動的部分香港青年在南京參訪。(點新聞記者陳旻攝)

【點新聞報道】7月10日,由江蘇省海外聯誼會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等主辦的「尋脈大運河 交匯新江蘇——香港青年與『一帶一路』來華留學生相約大運河文化之旅」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20餘名來自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浸會大學等院校學生與南京工業大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攜手同行,尋脈作為中國交通動脈、經濟命脈、國家根脈、歷史文脈載體的千年運河,實地感受有着2500年歷史的大運河連接古今、潤澤中華的恒久魅力。

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李衛華致辭介紹,江蘇與香港人緣相親、交流密切,從揚子江畔到獅子山下,從長三角到大灣區,蘇港合作交流源遠流長、新姿綻放。近年來,蘇港交流合作不斷向科技、教育、人文、金融、青少年等領域拓展。「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李衛華表示,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江蘇是中國大運河的發祥地,是中國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所在省份,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

7月10日,參加「尋脈大運河 交匯新江蘇」的學生們參訪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點新聞記者陳旻攝)

「來到江蘇將走訪多個城市,深入了解大運河對中國經濟的繁榮穩定的重要性,更加了解祖國的發展及文化,機會太難得!」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創意設計及媒體高級文憑(數碼影像)二年級學生余俊濤代表香港學生致辭。他興奮地說,「喜歡拍照的我帶了專業相機,十分興奮和期待能把大運河怡人的景色盡收我的鏡頭之下,回去跟香港的同學﹑朋友和家人們分享。」

「作為一名對中國歷史文化充滿熱情的學生,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丁以理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致辭表示,他於2019年從西非的多哥共和國來到南京,曾在南京街頭看到「讀懂博物館,了解金陵城」,「在南京學習科學,探索文化的日子裏,我逐漸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深意。」丁以理說,大運河不僅是古代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大運河不僅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今天,它依然是我們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橋樑。

7月10日,參加「尋脈大運河 交匯新江蘇」的香港學生與來華留學生們參訪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點新聞記者陳旻攝)

「大運河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李衛華表示,本次活動旨在邀請香港青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青年相約新江蘇,共同感悟大運河千年文脈,感受美麗江蘇新畫卷。他希望同學們共同畫好最大「同心圓」,保持和激發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濃厚興趣,用好大運河文化這個全世界都聽得懂的「通用語言」,影響帶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青年走進中國、走進江蘇,了解中國、了解江蘇,把世界的精彩引進江蘇,把江蘇的精彩傳向世界,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力量。

(點新聞記者陳旻南京報道)

相關報道:

尋脈江蘇|「動態影像最讓人震撼!」台青:我在南京親眼看到了馬吉影片

尋脈江蘇|台青:在紅豆集團看到大陸民營企業自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尋脈江蘇|青春相伴同心同行 港青與來華留學生相約大運河文化之旅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