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嶺略世界|印台關係發展有哪些新動向?

文/張介嶺

莫迪成功連任印度總理結果揭曉當天,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便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祝賀,表示期待加強雙方在經濟和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共同為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作貢獻。莫迪對此表示感謝,稱期待與台灣「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這是印度總理首次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發表涉台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警告,印度是中國的建交國,中國一貫反對建交國同台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交往。對於一個中國原則,印方也是做出了嚴肅的政治承諾的。印方應當認清警惕,並且抵制台灣當局的政治圖謀,不要做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事情。

長期以來,印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上世紀90年代,印台關係進入了新時期,尤其是1992年拉奧政府推出「東向」政策後,台灣在印度政策中的重要性凸顯。1993年,印度在台北設立印度台北協會,台灣在新德里和金奈設立台北經濟文化中心。儘管如此,歷屆印度政府對台基本奉行謹慎接觸政策。

耐人尋味的是,自2008年起,印度開始不再在外交公報和公開聲明中提及「一個中國」政策。2014年莫迪就任總理後,出台「向東行動」政策,與台灣關係日趨緊密。在新德里看來,無論是「東向政策」,還是「向東行動」政策,均與台灣當局的「新南向政策」不謀而合,為發展雙邊戰略夥伴關係奠定了基礎。過去幾年,印度似有打「台灣牌」反制中國的衝動,被指尤以3「T」為抓手深化對台關係。

一是貿易和技術(Trade and Technology)。隨着印台經貿關係日益密切,地緣經濟已成為新德里評估台海危機時首要考慮因素。其一,印台貿易增長迅速,從2001年的11.9億美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84.5億美元,2023年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其二,印度與印太地區近55%貿易經過南中國海,其中很大一部分經過台灣海峽;其三,半導體產業是台灣與印度戰略合作的主要領域。台灣鼓勵台企將生產線從中國大陸轉移到印度,如富士康計劃在金奈等地投資半導體和消費電子產品,並繼安德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後又在卡納塔克邦投資5億美元建兩家零部件工廠。

印台技術合作也有進展。首先,空間技術合作。2022年2月,由台、印、美三方高校合作研發的立方衛星INSPIRESat-1在印度發射成功,進入低地球軌道執行科學探測任務;其次,綠色能源轉型合作。印台在推動綠色智慧科技、綠色能源、創新水處理、綠色塑膠以及能資源整合等領域簽署了多項合作備忘錄,台灣技術轉讓對印度綠色轉型不可或缺;再次,印度國防工業龐大,發展對台關係符合印度在印太地區建立彈性供應鏈的計劃。

二是印台跨境合作(Transnationalism)。2月中旬,印台勞務合作取得突破,台灣「駐印度代表處」與「印度台北協會」簽署了移工合作備忘錄。按計劃,印度將根據「雙邊就業流動協定(EMA)」派遣10萬勞工入台工作,既可緩解印度國內就業不足,同時解決台灣用工荒問題。與同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不同,台灣向印度移工提供的薪酬和保險待遇與當地員工相同。

目前,印度在台灣人口近萬,主要分布在台北、新竹,以及新北市等地。其中,約有2700人在晶圓、半導體製造和航太工程等高科技產業工作。此外,還有不少印度人在台灣開印巴料理餐館。台灣印度僑民人數雖不多,但社會經濟地位較高。

其三,威脅管理(Threat Management)。印度戰略界有人認為,不管印度如何在涉台問題上謹言慎行,中國不可能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投桃報李。儘管印台主要是經濟和民間交往,但雙邊關係終將日漸深化,中國遲早會介入進行干預,與其淺嘗輒止此,不如更積極地與台灣進行政治接觸,並保持一定程度的戰略模糊,不斷深化與台實質性關係,這對印度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至關重要。

2018年,印度議會外交事務常務委員會稱,有必要審查「印度溫和的對華外交政策」。如果中國不願重新考慮邊界和主權立場,印度「將使用包括與台灣關係在內的所有選擇」。毋庸諱言,新德里認為,印度是台海和平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台灣半導體、電子產業優勢對印度經濟至關重要。一旦北京封鎖台海,將危及印度半導體進口,衝擊關鍵經濟部門,印、日、韓經貿活動也將受影響。

令人警惕的是,印方在外交上也小動作不斷。2020年,後來出任印度外交和文化國務部長的印人黨議員萊西(Meenakshi Lekhi)和卡斯萬(Rahul Kaswan)以視頻形式出席了蔡英文就職儀式。去年八月,三位卸任不久的前印軍將領,包括海軍上將卡拉姆比爾·辛格、陸軍上將M.M.納拉瓦內和印度空軍參謀長R.K.S.巴達烏里亞參加了由台灣外事部門主辦的台北安全對話,儘管印方辯稱他們是以私人身份參會,印媒也強調這是一種民間對話機制,但其含義不言自明。

種種跡象表明,印度有意與美、澳、韓、日、歐盟和東盟等志同道合的夥伴磋商共同應對方案,阻擾中國武統台灣。不容忽視的是,過去十年,印美防務合作不斷擴大,先後簽署了「後勤切換式通訊協定備忘錄(LEMOA)」、「通信相容和安全協議(COMCASA)」、「基本交流與合作協定(BECA)」和「軍事資訊總體安全協定(GSOMIA)」,一旦台海爆發戰事,美國完全有理由按協議要求印度提供後勤支援。與烏克蘭危機不同,新德里在選邊站隊問題上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迄今為止,印台關係的深度和廣度均有所發展。對莫迪政府而言,賴清德勝選,民進黨實現第三次連任,無疑是利好消息,至少有助於確保台灣當局對印政策的連續性。莫迪政府如何在制定地緣政治戰略時進一步推進與台灣經貿、技術、學術,乃至外交等其他方面的接觸進程,夯實作為印太地區主要參與者的地位值得密切關注。

毋庸置疑,台灣問題是維持中印關係和平穩定不可逾越的紅線,趟台海這灘渾水並不符合印度的最佳利益。對此,新德里不能利令智昏,在戰略上鑄成大錯。

(作者為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嶺略世界|印台關係發展有哪些新動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