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新手牙醫必須具足夠臨床經驗 支持修訂《牙醫註冊條例》

文/許鴻鵠

震驚,真的太震驚!是什麼令筆者如此震驚呢?政府近日向立法會提出修訂主要框架已有逾60年歷史的《牙醫註冊條例》,為牙醫學士畢業生引入一年實習期之餘,亦增設「有限度註冊」和「特別註冊」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執業,並要求直接報考許可試的非本地培訓牙醫,須通過一年評核期才可正式註冊。香港牙科人手嚴重不足,新增途徑吸引境外培訓牙醫來港工作,本就正常不過,也沒有什麼爭議;反觀在為剛畢業的新手牙醫引入一年實習期一事上,社會上有意見質疑其迫切性。重點來了,據政府最新公布的資料,原來為新手牙醫設實習期,不單極為迫切,甚至說是燃眉之急亦不為過!

為新手牙醫設實習期乃「燃眉之急」

燃眉之急?有沒有那麼誇張啊?難道不為新手牙醫設一年實習期,就會影響病人福祉和香港醫療專業聲譽?說得沒錯,不為新手牙醫另設實習期,就是沒辦法確保香港牙科服務的質素,亦未能保障病人福祉!

負責香港牙醫的註冊、舉辦許可試,以及秉持牙醫業的道德、專業水平及紀律的法定機構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牙管會),過往評審本港唯一培訓牙醫的學術機構、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的學士課程時,多次對畢業生臨床經驗嚴重不足一事表達顧慮,牙管會更早於2019年已將港大學牙醫學士學位課程列為「有條件保留認可」,意即該課程的畢業生,有機會失去自動成為正式牙醫的資格,而必須在畢業後再通過許可試才能成為註冊牙醫。

資料顯示,牙管會自2012年起,每五年便會評審港大牙醫學士課程一次,相關工作由本地資深牙醫及海外專家負責,除會到港大牙醫學院實地視察,亦會與學院管理層、教師及學生交流,全方位檢視課程的情況。牙管會在每次評審工作完成後,亦會審視專家們的意見,再向學院發出評審報告。

牙管會報告兩度批評港大牙醫學院

牙管會分別於2014及2019年兩度發出評審報告,兩次均表明,港大牙醫學院未能證實牙醫學士學生有足夠的臨床技能培訓,更表明學院有必要提升有關方面的培訓及經驗。及至2022年11月,牙管會通知政府,港大牙醫學院在落實臨床訓練方面仍然有明顯不足,令到牙科畢業生進行牙科程序的臨床經驗差異極大,部分學生臨床經驗嚴重不足,個別學生甚至未有實際進行過個別牙科程序。

嘩!太可怕了吧!原來,港大牙醫學院培訓出來畢業生,在正式成為註冊牙醫之前,竟然不確定是否有足夠臨床經驗,而這些畢業生甫畢業就自動可註冊成正式牙醫,可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和進行醫療程序。如此情況,實乃名副其實的「問你驚未」?新手牙醫沒有足夠臨床經驗,但又可即時為病人提供服務,意味着求診的病人們都是「白老鼠」,隨時是新手醫生們「練手」的對象!太過分了吧?

「足夠臨床經驗」有客觀標準

或許有人會問,對新手牙醫而言,什麼是「足夠臨床經驗」呢?要知道答案,由過來人去解釋最公平。去年於香港大學畢業的牙科醫生廖祉穎,早前接受政府新聞處的訪問,她表示,在部門現行一年期培訓下,會獲安排到不同崗位工作。她透露,在學時只接觸到經篩選的教學病人,反而現時日常工作接觸的臨床個案種類更廣泛,甚至要處理急症。至於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恩則說得更明白,她解釋,一般私家醫生不會為智障人士拔除蛀牙,皆因他們很多時都會「滿口爛牙」,期間或有需要全身麻醉,直言若一名新科牙醫在學期間沒遇過類似情況,實在不能想象畢業後私營執業時,懂得為這類弱勢社群拔牙。

老實說,筆者亦不希望「一竹篙打一船人」,港大牙醫學院多年以來為香港培育出大量牙科人才,而港大牙醫學本身更排在全球第3的高位,足證學院的質素獲得世界認可。然而,理論歸理論、學術歸學術,對病人而言,最重要始終是前線醫生的「手藝」和「經驗」是否足夠。事實擺在眼前,修訂《牙醫註冊條例》、為新手牙醫提供一年強制實習期,此安排最能保障病人的福祉,所有持份者都應該無條件支持外,藉以彰顯「病人乃醫療服務的依歸」此一崇高理念。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相關閱讀:

政府倡牙科生實習一年方可執業 盧寵茂強烈呼籲議員及業界支持

醫衞局: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期每月將可受薪約3.4萬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新手牙醫必須具足夠臨床經驗 支持修訂《牙醫註冊條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