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學反戰示威持續。截至當地時間4日,已有超過2400名示威者被捕。美國總統拜登2日表示,美國人享有抗議的權利,「但沒有製造混亂的權利」;他在講話中沒有對大學政策或警察強力清場發表評論。大批學生對拜登此番言論表示失望。分析指,相較於共和黨和特朗普,年輕選民和少數族裔選民更傾向支持民主黨和拜登,但拜登政府在巴以衝突和校園反戰示威上的立場可能會殃及其今年大選選情,甚至「失去整整一代選民」。
自4月18日警察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清場以來,美國至少25個州的40多所校園舉行反戰示威,超過2400人被捕。紐約警方於4月30日再次進入哥大清場,逮捕約300人。哥大校方要求警察至少在校園留守至5月17日,即畢業典禮後兩天。
多所大學畢業禮嚴格安檢
NBC於4日援引哥大一名消息人士和兩名學生會成員稱,出於安全考慮,校方或取消原定5月15日舉行的主校區畢業典禮。一名學生會代表說,校方擔心「外部示威者」趁機混進畢業典禮,製造混亂。有學生認為,哥大校長沙菲克如果在畢業典禮上發言將激起學生不滿。15日的畢業典禮原計劃有15000名學生參加。
此前南加州大學已經宣布取消原定10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佛蒙特大學校長3日宣布,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將不在畢業典禮發表演講。密歇根大學音樂、戲劇和舞蹈學院3日舉行的畢業典禮被示威活動打斷。

印第安納大學等校方本周已通知畢業生與家屬,校方已採取額外安保措施,計劃屆時抗議的人須到典禮會場外的指定區域。來賓都要經過金屬探測器,禁止攜帶背包、標語布條、牌子、旗幟、武器甚至校外食品飲料入場。
有學生表示,大學畢業典禮是正式邁入社會前最重要的儀式,已經期待了很久,現在感到十分失望。更讓他們失望的是拜登2日稱,「暴力抗議不受保護」,又指近期的校園反戰示威不會促使美國改變現有中東政策。
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生卡利稱對拜登的言論,「有一種失望的感覺,但並不奇怪,拜登政府以這種方式妖魔化我們,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北卡羅來納州維克森林大學大四學生皮亞拉里表示,如果拜登不改變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繼續走不受歡迎、不公正和種族滅絕的道路,就面臨着基本上失去整整一代選民以及2024年大選的危險」。
年輕選民不滿拜登的巴以政策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上周發布的一項調查,拜登在全美30歲以下選民中的支持率為28%。CNN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35歲以下選民中有81%不贊成拜登處理加沙戰爭的方式。專家表示,這位民主黨總統對以色列的支持、對學生抗議活動的譴責、對大規模逮捕反戰示威者的暴力行為保持沉默,可能會加劇年輕選民對他的冷漠,甚至是反感。
雖然支持巴勒斯坦的選民更不會支持特朗普,但關鍵民主黨選民群體不去投票或者投票給第三方候選人可能殃及拜登競選連任。同時,他也無法承受失去溫和派和獨立選民支持的代價,他們曾幫助他在2020年大選取得勝利。

拜登政府至今仍不願對以色列限制軍事援助,如果以色列繼續轟炸加沙,特別是如果以色列入侵拉法,將對其選情更加不利。前美國駐中東資深外交官、現供職於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米勒指出,拜登政府陷入了國內外兩個戰略層面的死胡同,「他得改變加沙的局面,才能扭轉國內局勢」。
美國大學示威最新情況
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已完成清場,但校方要求警員駐守校內。據報校方因安全考慮,可能取消原定5月15號舉行、估計有1.5萬人出席的畢業典禮。
紐約市新學院
紐約市警方3日進入該校清場,至少43名示威者被捕。
南加州大學
校長卡福爾特3日表示,校方已開始對「違反學校政策和法律」的學生及教職員工進行紀律處分。原定於5月10日舉行的畢業典禮此前已宣布取消。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校方3日與示威學生達成協議,承諾對從以色列相關項目撤資進行商議,示威者拆除帳篷,結束示威。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
校方同意建立一個阿拉伯文化中心,且不會對任何參與示威的學生進行懲罰。
美大學從以色列撤資Q&A
學生們的訴求?
•學生們普遍要求校方披露其投資狀況,並承諾從任何與以色列有關係的企業撤資,包括向以政府提供雲端技術支持的谷歌、亞馬遜等科企。
大學的投資如何運作?
•大學捐贈基金是教育機構的財政支柱,重點大學的捐贈基金數額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如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高達約500億美元。
•這些委託給董事會的捐贈基金並不只是閒置的資金,而是積極管理的投資,旨在產生回報。投資經理通常會為捐贈基金投資組合選擇財務表現優異的公司。
撤資的影響?
•撤資可能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因為大多數大學都持有由外部投資經理管理的多元化投資組合,而投資經理無法輕易識別哪些公司與以色列有關聯。
•對於大學來說,要從任何一家在以色列開展業務的公司撤資極其困難,因為幾乎所有美國大型跨國公司都在以色列開展業務。
大學以前是否曾撤資?
•1985年,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發起抗議南非種族隔離運動,最終推動該校成為第一所從南非撤資的常春藤大學。到1988年,美國共有155所大學至少部分撤出在南非的投資。
•自2011年以來,美國已有14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從化石燃料企業撤資。
大學如何回應?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沙菲克上月底宣布,哥大不會從以色列撤資;耶魯大學等名校也拒絕撤資。
•布朗大學校方4月30日與示威學生達成協議,學生將清除校內營地,校方則將考慮從以色列撤資,大學董事會將於10月對該提案進行表決。
•西北大學、羅格斯大學等校方也承諾會重新檢視在以色列的投資。
部分大學擬從以色列撤資 專家:或為緩兵之計
美國布朗大學校方4月30日率先與反戰示威學生達成協議,學生將清除校內營地,校方則將考慮從以色列撤資。截至5月3日,西北大學、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等校方也分別承諾,重新審查在以色列的投資,並考慮應示威者訴求,不再與以方有生意來往。有聲音質疑這只是校方的緩兵之計,他們期望新學年開始時,巴以衝突已經平息,相關爭議則不了了之。

羅格斯大學的示威者5月2日結束示威,校方承諾不會對任何參與示威的學生進行懲罰。校長康韋指出,抗議者要求從與以色列有業務往來的公司撤資,並要求羅格斯大學切斷與特拉維夫大學的聯繫;這一要求正在審查之中,但「此類決定不屬於校方的行政權力範圍」。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3日與示威學生達成協議,承諾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探討將河濱分校的捐贈基金從加州大學管理系統中剝離。擁有10所分校的加州大學上周明確表示,反對「抵制以色列和撤資的呼籲」。
費城坦普爾大學歷史教授拉爾夫認為,對一些大學來說,這可能只是讓學生結束抗議活動的拖延戰術,一些大學的董事會甚至可能永遠不會就從以色列撤資問題進行表決。
(來源:大公報)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