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新聞聯辦金庸百年誕辰論壇 冀以作品大俠精神傳播家國情懷

【點新聞報道】金庸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同時是傑出的報人和評論家,對香港乃至中華優秀文化發展有重大意義。為紀念其誕辰100周年,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辦的「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論壇今午(28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以主講、訪談及答問等形式,緬懷金庸對中華文化和香港新聞事業的重要貢獻,400多名來自政商、傳媒、教育、文化和學術等領域的各界人士蒞臨出席。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論壇舉行。(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陳國基表示,希望通過相關金庸論壇,延續作品中的俠義精神,講好中國故事。(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金庸一生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作品被翻譯成韓、日、英、法等多種外語,全球發行量數以億計,是香港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是世界各地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橋樑。他提到,特區政府舉辦和支持一系列紀念活動,當中兩場雕塑展的參觀人次在短短兩個星期之內已經超過14萬,充分展現金庸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響力。

陳國基又引述金庸在作品《神雕俠侶》中寫到「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作品成功塑造多個鮮明的大俠形象,既構成獨特的金庸文化,還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典範。他希望通過相關金庸論壇,延續作品中的俠義精神,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華文化故事。

李大宏表示,香港正在粵港澳大灣區擔當文化復興排頭兵的使命中發揮重要作用。(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李大宏指出,今年正值金庸百年誕辰,香港正在粵港澳大灣區擔當文化復興排頭兵的使命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次論壇的舉辦可謂恰逢其時、適得其勢、意義非凡。

李大宏續指,金庸的諸多經典之作,打動讀者的往往不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而是蘊含其中的人性光輝、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他用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告訴人們,所謂大俠,必須胸懷乾坤山河,關注黎民福祉,必須是一個為國付出、為信念奮鬥、捍衛善良、守衛規則、傳遞信心、播撒光明的人。

張國良形容,金庸作品的底色是愛國。(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則形容,金庸作品的底色是愛國,基調是家國情懷,有強大的影響力,能激發人們的家國情懷,是優秀的教學材料,建議特區政府建設金庸紀念館,推動愛國教育。

肖雲儒憶述華山與金庸的淵源。(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論壇特邀多名嘉賓,回顧與金庸先生交往的故事。他們以自身事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追憶金庸先生對中國文化以及新聞事業的貢獻。

著名文化學者、陝西文聯副主席肖雲儒是當年金庸去陝西出席華山論劍文化論壇的策劃者和參與者之一。金庸14部武俠小說作品中有13部寫到了華山,其中正面寫華山論劍的就有三次。肖雲儒提到,金庸創作的許多故事是在中國西部的戈壁長河、峻嶺和莽原中展開的,且多以俠士的形象,俠士的精神為主體,俠骨柔腸為主线,「華山的剛柔互濟和金庸小說的俠骨柔腸,構成了同構和共情的場域。我想這恐怕是他已近耄耋之年,還要不遠萬里去華山踐行他的少年之約的主要原因。」華山之行中,金庸在華山十景中與筆下的人物重逢,最後在華山山頂參加了名家論道,「先生在華山上主要談了兩個意思,他說他寫武俠小說是因為中華民族太過苦難,需要有理想主義、豪邁氣質的培育,使我們民族精神健全起來。第二,他談到他寫武俠小說,在具體的武俠故事背後是一個寓言,這個寓言是指向民族精神和人格力量,以劍俠故事引向國之大者。」

李以建表示,金庸隱學值得深入研究。(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金庸前秘書李以建在金庸身邊工作24年,金庸去世後,他又幫忙整理遺物手稿,李以建在現場分享金庸武俠小說之外的文化寫作,從金庸寫作的六大範疇,電影評論、專欄文章、翻譯作品、學術論文、散文、社評出發,認為金庸的話語世界中,有巨大的冰山之下的部分等待被發現。

李八一表示,如果金庸心中有座山,必然是無量山。(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金庸筆下的雲南無量山生機勃勃,變化莫測。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委副書記李八一表示,無量山以「高聳入云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雄起險峻,「先生撰寫《天龍八部》之前沒有到過雲南,更沒到過無量山,但書中所寫到的無量玉壁、琅嬛福地、無量宮、瀾滄江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今天的無量山上都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的真實地方。這讓我們不僅感嘆先生是武俠小說一代宗師,也被他深厚的歷史、地理、人文見識深深折服。」無量山有山水之壯美,有精神之信仰,天下事應有所為,有所不為,忘我、無我是最大的有我、最高的修為。他說:「如果金庸心中有座山,必然是無量山,如果心中有江湖,那就是無量江湖」。

徐瑩表示,金庸很好學,孜孜不倦地從每一盤棋中吸收營養。(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除筆風細膩,故事引人入勝之外,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不少武林高手精通圍棋。作為職業棋手,徐瑩在論壇上從「金庸愛圍棋」和「圍棋人愛金庸」兩個角度,談她所了解的金庸與圍棋的緣分。她說:「當朋友問金庸,說古今中外您最佩服的人是誰?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我想金庸先生之所以這麼說,首先是因為他愛圍棋。」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有很多關於圍棋的描述,徐瑩認為,圍棋與武林,一靜一動,一文一武,都是相互牽制,追尋平衡,二者之中都有江湖,有血雨腥風、刀光劍影、神機妙算、滄海桑田、神之一手。「金庸先生在圍棋界其實拜了好幾位老師,據我所知,他拜的第一位中國圍棋界的老師是陳祖德先生,他們兩個交往深入,關係密切。」徐瑩提到,1980年,陳祖德得了賁門癌,在治療期間又染上黃疸性肝炎,「金庸先生知道後,給陳祖德老師寫了一封信,邀他來香港治病,說『香港的氣候非常適合您療養。就住在我們家里,有工人可以照顧,且所有費用都由我來支出。』」在金庸先生的熱情邀請之下,1981年陳祖德來到香港,陪同他一起來的還有國家圍棋隊副總教練羅建文。二人在金庸家裏住了半年之久,「他們每天都下棋,一天一盤,讓五子,前39盤金庸先生都沒贏,到了第四十盤終於『開張』,那天他特別高興。」徐瑩說,金庸將陳、羅二人的業余生活安排得特別豐富,不僅看電影、外出吃飯、參加香港文藝活動,「還去看梅艷芳、鄧麗君的演唱會,又專門請喜歡圍棋的台灣朋友到香港來一起下棋。可見他對圍棋的熱愛和對兩位前輩的尊重。」

董小軍表示,金庸的作品絕不僅僅是武俠小說,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範例。(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論壇現場座無虛席,訪談環節氛圍活躍,台下觀眾更加踴躍發問和交流。陜西省工商聯(總商會)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華山論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小軍總結時指出,金庸的作品絕不僅僅是武俠小說,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範例。本次論壇適逢金庸先生誕辰100周年,以文會友,感受俠義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共400多名來自政商、傳媒、教育、文化和學術等領域的人士蒞臨出席。(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徐小惠報道)

相關報道:

(有片)新聞聯辦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論壇 陳國基:延續金庸文化熱潮講好中國故事

點直播|「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論壇|4月28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新聞聯辦金庸百年誕辰論壇 冀以作品大俠精神傳播家國情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