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久慧說法|何不引入內地牙醫 解基層燃眉之急

文/鄭久慧

牙痛慘過大病,令人寢食難安!審計署新一份衡工量值審計報告批評政府牙科診所服務不足,全港11間提供緊急街症服務的政府牙科診所,在2018至19年度派出4萬個籌,但到2022至23年度卻大幅減少一半,僅得兩萬個。

立法會正討論政府提交的《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無疑《條例草案》有不少可取的新建議來增加本港牙醫新血,包括容許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進行有限度註冊,在指明公營診所全職工作至少五年並表現令人滿意後,就有機會獲牙醫管理委員會(牙管會)部分或完全免試,過渡至正式註冊。《條例草案》亦會為本地牙科畢業生及報考並通過牙管會許可試的非本地培訓牙醫引入臨時註冊機制。此外,草案更建議設立牙科輔助人員的法定註冊制度,確保牙科治療師、牙科衞生員等牙科護理專業人員的質素,並確立其專業地位,使他們能肩負起更多基層牙科護理服務。當然,即使立法會完成修例,正式實行依然需時,例如牙管會設立牙科輔助人員法定註冊制度要再等3年,遠水難救近火。

老弱長者最急需政府牙科街症服務

於是,識別最急需政府牙科街症服務的人群,就變了當務之急。絕大部分在排政府街症的,都是經濟能力和行動能力最弱的基層長者,一方面無法負擔私家牙醫診金,另一方面,即使在通關後卻難以承受路上顛簸到內地牙科求診,故此即使今年第三季長者醫療券擴大試點至5間內地醫院及兩間牙科診所,這些體弱的老友記也未必能受惠,只能繼續忍痛留港輪街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牙齒對長者生活質素及維持身體健康極其重要,世衞建議,80歲以上的長者至少應有20顆保護生理進食需要的功能牙(非假牙),才能維持咀嚼功能以及確保營養吸收。

以破格新思維解決基層「看牙難」

如何令這群弱勢基層長者盡快獲得牙科治療,毋須等修例改制,等到牙都掉了呢?據香港法例第156章《牙醫註冊條例》(《條例》)第30(2)條,所有在香港居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牙醫在履行職責時,或在委員會批准的慈善診療所內非為圖利而以牙醫身份執業時,須當作為註冊牙醫,而他們若非於香港以牙醫身份作私人執業,否則條例第9、10及14條關於註冊申請、註冊證明書及展示註冊證明書等要求均不適用於他們。細看《條例》,亦沒指明必須是駐港部隊牙醫,換言之,內地軍醫輪替來港為最有需要的老弱牙患病人解決燃眉之急,亦無不可。整體來說,這一善行絕對有助樹立解放軍惠澤社群、親民愛民子弟兵的光輝形象,亦不太可能影響私營的牙醫市場,因為這班老弱病者明顯未能負擔私家牙醫高昂的收費。

事實上,近年公營牙科服務人手不足,令輪候時間不斷延長,不單街症受影響,定期牙科檢查亦須等12至18個月,較複雜的補牙乃至杜牙根要等上6至39個月。換牙期的學童牙科保健服務亦須輪候一年才能補牙,無疑難以負擔私家牙醫的基層草根最受影響。故此,若能由解放軍牙醫解決牙科緊急街症,就能騰出公營牙醫資源縮短上述服務的輪候期。

法定的「慈善診療所」 可幫輕公營牙科服務

至於在《條例》第30(2)條所提及的牙管會批准的慈善診療所,細看過往十幾年的牙管局年報,幾乎沒任何批准設立慈善診療所的紀錄,慈善診療所無疑有頗大的發揮空間,可幫輕公營牙科服務,牙管會過往是否有妥善執行這一個批准職能,似乎值得商榷。

環視坊間,亦有不少非牟利的牙科診所,由慈善機構主辦,例如樂善堂、仁濟、嗇色園等等,但應診時間及牙醫人數非常有限。近日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廖偉明接受訪問時,指出政府牙醫近年邁入退休潮,而私營牙科市場未及以前暢旺,他認為有誘因吸引新畢業的牙醫加入公營牙科。其實若把牙管局審批的慈善診療所及非牟利慈善機構的牙科診所辦好點,同樣也能吸引新畢業的牙醫加盟,全面為本港居民提供價廉物美的牙科保健。對於新畢業的牙醫來說,加入慈善牙科診所,就能免除舖位租金及助護薪酬的壓力,不但將個人經濟風險降低,也可維持較低診金,專注治療牙患病人,對社會、牙醫及普羅病患,都是雙贏。

總括而言,牙好,能吃能喝,健康自然好!公營牙科供不應求的弊病已經存在多年,特區政府應以破格思維,多渠道變通尋突破,力求造福基層市民!

相關報道:

政府牙醫空缺率達24% 牙醫學會會長料人手兩三年內有改善

社協冀公私營合作改善牙科街症服務 林哲玄倡可網上預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何不引入內地牙醫 解基層燃眉之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