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飛常觀點|審計署點出牙醫短缺難題 政府要把握機會攻堅克難

文/鄧飛

過去,社會不時傳出有長者長時間排隊,等候來之不易的公營牙科診所籌位,令人痛心。審計署近期發表報告,再度揭示本地牙科服務嚴重不足,需要盡快進行改革,應付市民龐大的需求。

審計署報告無疑為社會各界敲響警號,當中提到,11間政府牙科診所的派籌數目,由2014/15年度起約每年4萬個,減至2018/19至2022/23 年度每年2萬多個,大跌接近5成。署方還特地派人實測排隊時間,發現4間診所下午約5時就有市民排隊,求診者需要輪候至少7小時以取得翌日的籌號。

的而且確,香港擁有全球排名第二的牙醫學院,技術享譽國際,但遺憾的是,再優質的服務,也敵不過人手短缺問題。截至2022年年底,本港有2786名註冊牙醫,大約相當於每1000名人口有0.37名牙醫。據世衛資料顯示,工業化國家及地區的平均比例為每一千人有0.5名牙醫,諸如日本和德國等地則對應0.8個左右。這些客觀數據都充分反映,本地牙科人手嚴重落後世界上不少發達經濟體。

值得一提的是,牙醫嚴重流失,不單只影響普通市民,就連公務員享有的牙科服務都大受影響。直至2023年9月1日,衞生署牙醫職系的實際人數為276,空缺率為25.4%,遠遠超過2019/20年度的2.8%,同一時間,公務員牙科定期檢查整體輪候時間由前年同時期最長的32個月增至48個月,一個簡單的定期檢查居然要等待大約4年,令人震驚。

歸根究柢,造成人手短缺的主因不外乎回歸之後特區政府未有正視問題。事實上,過往並非缺乏途徑,承認持有非本地學位的牙醫在港執業,例如,在1992年10月之前,所有持有認可資格,包括在英聯邦國家畢業的牙醫,都可以在香港註冊。後來,非本地培訓牙醫必須通過由牙醫管理委員會舉辦的許可試。現時,每年新註冊牙醫中持有非本地基本牙科資格的比率已由90年代約5成,大幅下滑至近年平均20%左右。

粗略估算,以目前的情況,按750萬人口計算,香港至少需要3750名牙醫,追上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要追上日本和德國水平,就要有6000名牙醫,大概現時的兩倍。如果單靠港大牙科每年培訓約70名牙醫,再加上約10多名通過執業試的非本地培訓牙醫,本港每年只有約90名新註冊牙醫,顯然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應付市民的合理需求。

特區政府經常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但再強的身體,再好的生活習慣,也會有需要治療的一刻。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若然一個發達地區的政府連最基本的醫療服務都無法向大眾提供,所謂重預防、早治療的醫療政策,只會淪為空談、政治包裝,更讓人覺得公務員抱着「拖得一時得一時」的態度,無心解決老大難的醫療問題。

有見及此,筆者歡迎政府提出修例,以多管齊下方式,增強本港牙科服務,例如,容許非本地牙醫在有限度註冊;提升牙齒衞生員的角色,讓他們以更靈活方式執行程序簡單的洗牙工作等等。當然,要真正見效,或許需要五至十年時間,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善用內地和本地私人企業的優勢,以成本效益為大前提,資助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使用私營服務,以分流目前公營牙科診所面對的壓力。

正如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所言,香港要「敢於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筆者認為,既然審計署點出牙科服務問題所在,特區政府更加要把握機會,攻堅克難,讓市民切實感受到施政成果為他們帶來裨益。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副會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飛常觀點|審計署點出牙醫短缺難題 政府要把握機會攻堅克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