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網上放售物品要小心。守網者FB今日(9日)發文稱,警方近日接獲一宗牽涉偽冒虛擬資產的網上騙案,受害人於社交媒體售賣名貴手錶,騙徒表示有意購買並要求以虛擬資產USDT付款,雙方交易時,受害人初步見到錢包已收取USDT,所以將名錶給予騙徒。
不過其後受害人於區塊鏈瀏覽器(Blockchain Explorer)上仔細查看,才發現騙徒支付的並非真正USDT,而是一種名為BEP-20:Tether USDT且沒有價值的虛擬資產。騙徒以名稱相似的掩眼法矇騙受害人,令受害人損失一隻價值約290多萬港元的名錶。

警方建議,消費者進行虛擬資產交易時要謹慎,留意以下幾點,即時評估交易中虛擬資產的真偽:
- 在區塊鏈瀏覽器上是否已被標註為Phishing(釣魚詐騙);
- 區塊鏈瀏覽器上對虛擬資產評估的市場價值是否合理;
- 留意在區塊鏈瀏覽器上顯示虛擬資產旁邊的圖示,一般區塊鏈瀏覽器對知名虛擬資產均會使用該官方圖示;
- 查核該虛擬資產在相關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地址(Smart Contract)與交易中的是否相同。
警方呼籲市民如有懷疑,即到守網者網站使用「防騙視伏器」或用「防騙視伏App」查核專頁名稱、網址、電話號碼、銀行戶口號碼及轉數快識別代號等,即時評估詐騙風險。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