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雲祭掃成新風尚 綠色又環保

雲祭掃成為祭祀新風尚。(雲祭掃平台圖片)

【點新聞報道】芳草綠野細雨紛,又是清明哀思時。「俺通過登錄『雲祭掃』平台給自己的親人獻上了鮮花,還寫上了想說的話,表達思念之情。當下在外打工掙錢,清明節不能返家祭掃,雖然變的是『形』,但不變的是思念。這不,通過網絡祭掃,穿越時空緬懷親人,綠色又環保。」4月1日一大早,遠在天津工作的河南省沈丘縣周營鎮謝營村村民謝玉軍和妻子王芒電話連線記者。

「雲端」祭祀成為新風尚。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能親手為逝去的先人獻上一束花、敬上一杯酒、植上一棵樹、俯身捧添一杯土,彎腰作作清理一下墳墓固然很好,但是有些遠在他鄉的打工一族卻不能回家祭掃。網上祭掃不僅環保,而且能讓外地打工的人實現祭奠,更適應現代年輕人的節奏,逐漸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清明節快到了,能夠通過網絡祭奠平台給親人祭掃、留言,也算是一種不錯的寄託方式吧。」在浙江寧波做生意的馬開園告訴記者,他說他跟奶奶一起生活有七、八年的光景,感情很深,現在自己有能力掙錢了,奶奶卻離世遠去不在了。但因為他在外地做生意比較忙,清明節也沒有機會趕回來上墳祭奠,所以他就到網絡祭奠平台上祭掃、留言,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奶奶的懷念之情。

周營鎮孟寨村村民謝文清說:「過去老傳統上墳,都是放炮燒紙,不僅容易引發火災,還污染環境。今年我會按照要求文明祭掃,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作出自己的一點小貢獻。」

一束鮮花祭哀思。「俺母親已經去世三周年了。往年,清明節一到,親戚朋友都過來集中祭掃,放鞭炮、點煙花、燒冥幣,中午聚餐,一次下來要花費兩三千元。現在好了,在政府的倡導下,俺就帶着媳婦、兒子和女兒到墳前鞠幾個躬,放兩束鮮花祭祀一下。用這種新的方式祭祀親人,不僅綠色、文明、低碳,環保,又表達了自己對已故親人的緬懷思念之情。其次,也節約了不少開支,真好!」周營鎮謝營村村民謝玉濤說。

為切實做好今年清明期間文明祭掃工作,連日來,沈丘縣通過廣播宣傳,張貼祭掃公告、懸掛宣傳橫幅,流動宣傳車等方式,廣泛宣傳文明祭掃新風,提倡群眾用新型祭掃方式懷念逝者、寄託哀思,引導群眾安全、環保、文明過清明;倡導墳前植樹、擺放鮮花;網上「雲祭掃」等新時代文明祭祀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守護美麗家園。     

「在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們組織各鄉鎮(辦事處),開展「網上祭英烈,文明過清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倡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通過家庭追思、網絡祭掃、訴說思念、書寫寄語、植樹綠化、擺放鮮花等形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感,以新的方式緬懷先輩,弘揚傳統,共同倡樹文明祭掃、安全祭掃、綠色祭掃新風,讓文明祭祀的活動豐富起來,共同度過一個文明、綠色、創新的清明節。」沈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委主任柳斌介紹。

(點新聞記者劉蕊、特約通訊員謝辛凌河南報道)

相關報道:

今日清明 北上掃墓這些需留意

楊何蓓茵浩園悼念殉職公僕 鼓勵公務員綠色殯葬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雲祭掃成新風尚 綠色又環保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