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馬英九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冀兩岸中國人銘記先輩犧牲與奉獻

馬英九一行到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點新聞記者帥誠攝)

【點新聞報道】今日(4月3日),馬英九一行到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園內蒼松翠柏長青,碑亭默立。馬英九向七十二烈士墓敬獻花圈,整理緞帶。隨後,全體人員行三鞠躬禮,並緩步繞行瞻仰烈士墓,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馬英九發表感言時幾度激動哽咽。他表示,過去讀到林覺民烈士的與妻訣別書,常常淚流滿面,為這些革命烈士犧牲奉獻的精神感動不已。他期盼黃花崗精神能夠不斷傳承,讓後代子孫、兩岸的中國人,都能永遠記得這些先聖先賢為我們所作的犧牲與奉獻。

儀式結束後,馬英九對媒體發表感言時,首先就3日台灣花蓮外海發生的地震致上簡短慰問,希望大家一切平安。談及此次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的感受,他表示,黃花崗起義所有烈士的平均年紀是29歲,他們中有醫生、有工人、有學生、有軍人,本來都有很好的前途,可是卻選擇了在最青春年華的時候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為國家民族更好的未來,付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馬英九在引用林覺民烈士的與妻訣別書時幾度哽咽,表示為這些革命烈士犧牲奉獻的精神感動不已。

馬英九表示,今天來到黃花崗祭祀,緬懷這些烈士,格外感到激動與感動。同時他看到大陸方面將黃花崗維護得很好,甚至變成一座紀念公園,讓一般民眾可以來此運動、追思,讓他感受到黃花崗精神生生不息地傳遞下去。馬英九說:「我期盼黃花崗精神能夠不斷傳承,讓後代子孫、兩岸的中國人,都能永遠記得這些先聖先賢為我們的犧牲與奉獻。」

馬英九一行到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圖為馬英九向七十二烈士墓敬獻的花圈(點新聞記者盧靜怡攝)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是為紀念廣州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三·二九」起義在廣州爆發,黃興率100多名敢死隊員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一批「為天下人勇於赴死」的青年才俊前赴後繼,在敵眾我寡的情形下血戰到底,英勇犧牲。起義失敗後,其中72位烈士的遺骸收葬於廣州東郊紅花崗,後改名為黃花崗,這次起義因而又被稱為「黃花崗起義」,奏響了辛亥革命的先聲。孫中山先生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評價黃花崗起義,「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馬英九在台灣時曾多次向黃花崗起義烈士「隔空」遙寄追思。2012年,時任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曾代表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率團來到廣州,向黃花崗起義烈士敬獻花圈。此次,馬英九終於可以親臨現場,表達他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敬意。

馬英九一行手持黃色菊花,到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直播視頻截圖)
馬英九一行到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圖為馬英九向七十二烈士墓鞠躬。(直播視頻截圖)
馬英九一行到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圖為馬英九向七十二烈士墓敬獻的花圈。(直播視頻截圖)

(點新聞記者盧靜怡、黃寶儀、帥誠廣州報道)

相關報道:

馬英九訪港珠澳大橋頻提問 讚世紀工程「了不起」

熱點追蹤|細數馬英九的「廣東情緣」:識講「少少粵語」 愛飲廣東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馬英九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冀兩岸中國人銘記先輩犧牲與奉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